快訊

南韓下周上川普關稅談判桌!韓媒曝美國主動聯繫 雙方陣容曝光

中職/慘…張育成肩傷是關節唇 22日進行MRI檢查

千億補貼都買綠電⋯電費還會繼續漲?網點名:「這類產業」倒霉了

電價上漲壓力不斷。
電價上漲壓力不斷。

立法院審查總預算刪除挹注台電1000億元預算案,電價審議委員會將於28日召開,外傳4月電價可能上漲6%,經濟部長郭智輝認為,最佳情境是立法院同意撥補台電1000億元,電價即可維持不漲。然而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批評,行政院補貼台電的千億預算用途其實是外購綠電,因此未來2-3年電費仍可能上漲。PTT網友也認同表示,「電費必定持續上漲,且高耗能產業也必然倒霉」。

黃士修今天指出,黃暐瀚自己都說核電成本低(一度一塊多),可是又說「仍使用核電的法國,電價已經應漲到七、八元」。黃暐瀚故意隱去法國電費上漲的主要原因,正是2022年至2023年核電發電量下降,要增加火力發電量,再加上火力燃料費上漲,電費自然大漲。他也說,法國提出未來降低電費方法之一,就是要新增核電機組,而廢核的德國,電價早已飆漲到法國的兩倍。

一名網友在PTT轉貼新聞表示,「2024年太陽能發電總量達149億度,其中包含台電自發的8億度;然而,僅有14.4億度電售予憑證用戶,其餘電力由台電以高價收購後,再虧損販售,全年支出高達617億元。風力發電總量為103億度,其中台電自發為18.2億度,但實際賣給憑證用戶的僅9.9億度,其餘由台電收購後虧本販售,成本高達495億元。另包括地熱與小水力等其他小型綠能發電,加總起來,台電在2024年共支出約1193億元購買綠電,整體成本沉重」。

該網友表示,「面對政府規劃2030年綠電占比將達30%,相較於2023年僅12%的占比,短時間內的大幅增長勢必帶來更龐大的補貼壓力。若電價不調漲,未來每年可能需編列高達2500億元補貼綠電成本,電價上漲幾乎無可避免,高耗能產業更可能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其他人紛紛留言「政治問題政治解決,政黨輪替也是一條路」、「像地熱也是沒什麼概念股,接下來一定更多反對聲浪,不給股民賺還想推政策,做夢吧」、終究要漲的,為什麼不現在就漲」、「現在電價比歐美還高,薪水只有20%,房價6~15倍,真的好猛,2008年生活都沒這麼糟」、「挺政策的請把空氣吸乾淨」。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PTT 台電 核能 立法院 郭智輝 電價 黃士修

延伸閱讀

千萬砸00878、0056、00919每月領9萬未來恐行不通!分析師:不如買0050或006208

跌不停…台揚吞第8根跌停、逾1.4萬張排隊賣不掉 網驚喊:真的慘

遺產不想給媳婦…婆婆竟叫長子盜領過世兒子存款!律師:2人都犯罪

他砸千萬買0056、00878、00919月領9萬 卻被全網嘲諷

相關新聞

美債新地雷?日本壽險釋出調倉訊號 川普執政恐成催化劑

日本富國生命保險宣布,將減持外國債券、增持日本國債,成為本年度第一家公布投資動向的大型壽險公司。由於日本壽險資金規模高達90兆新台幣,其動向恐重擊本已不穩的美債市場,引發外界擔憂「全球資金去美元化」正

川普若真的成功開除聯準會主席!高盛:金價衝4,500 美股恐「爆擊式」崩盤

「一聲令下,你就滾」!川普怒火全開,直指聯準會主席鮑爾,市場緊盯美股會不會提前跌給你看。

「可能不再加稅」美中貿易局勢反轉?網諷川普:美國只剩台積電

美中貿易戰氣氛再變!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白宮透露「不排除調降關稅」,語氣明顯軟化,震撼市場...坦言再加下去恐讓人不買單,「我可能會想降低關稅,因為你總希望對方還願意買嘛」;這番話一出,外界紛紛解讀為壓

美元貶9%、美股美債釀三殺!川普關稅變災難?網轟:信任崩了、出口呢?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再次掀起關稅戰,意外引發一波美元大幅貶值;據報導,自1月中旬以來,美元兌多數主要貨幣已經重貶超過9%,跌至近三年來的低點;經濟學者示警,這不只是匯率的正常波動,而是「美元信任」可能出現

川普40年來沒變…1988年就批盟友賺太爽!受訪片段曝光:網讚始終如一

當時就批評美國讓盟友爽賺卻不出力,直言美國「像國王般養著別人,自己卻不過得好」,內容驚人預言了往後他選總統時的核心訴求。

「稀土不稀、會煉才贏」馬斯克:中國靠技術卡脖…美國要補這一課

在美中貿易摩擦未解、中國持續祭出原物料限制措施之際,全球焦點轉向戰略金屬「稀土」。不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卻選在此時親上火線,語出驚人表示:「稀土其實並不稀有,到處都有。」 他在X平台發言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