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彭博:習近平下周與全球企業CEO會面 高通執行長在列

亞利桑那州長快閃來台拜訪台積電總部 公司回應了

遺物找到更多證據 金賽綸昔遭威脅:賠償金秀賢《淚之女王》損失

鴻海2025成台股小飛象!專家曝「準備高飛」:跌到這價位快買爆

專家看好鴻海今年的營運及股價表現。 美聯社
專家看好鴻海今年的營運及股價表現。 美聯社

鴻海(2317)的成長動能備受市場矚目,《投資家日報》總監孫慶龍預測其2025年將成為台股的「小飛象」,隨著AI訂單爆發,股價也有望大幅上升。專家建議,投資人應把握股價低於195元的買入機會,甚至在跌到162元的「特價」位置時大舉進場。

孫慶龍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指出,鴻海的業績將受益於AI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地表最強AI晶片GB200及高規格NVL72機櫃的訂單正持續增長。據估算,單一機櫃的價格高達1億台幣,對於鴻海的營收與獲利將形成極大支撐。董事長劉揚偉也表示,公司2025年的營收有望突破7兆元,稅後淨利率可能回升至2016年的高點3.47%。

基於這些數據,孫慶龍預估鴻海2025年的每股盈餘(EPS)將達17.22元。透過財報分析,若以最低本益比9.47計算,股價落在162元左右即為「特價」。而以11.33的便宜價本益比計算,鴻海股價195元以下仍具備吸引力。此外,若市場樂觀情緒高漲,股價可能達到昂貴價甚至瘋狂價區間,接近300元的目標價。

孫慶龍分享其投資策略時提到,8月至11月間,他多次在鴻海股價162至195元區間買進,累計25張股票,動用現金430萬元。他表示,「當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只要鴻海股價處於便宜價以下,便是長期投資的好時機。

除了AI業務外,鴻海在其他領域的布局也令人期待。例如電動車、半導體代工等產業,皆為未來可能帶動成長的關鍵領域。專家建議,投資人應在合理價位內進場,並持續關注公司財報與市場動態,採取長期持有策略。

綜上所述,鴻海正處於成長的黃金階段,其AI訂單的潛力巨大,未來的營收與獲利都充滿期待。對於想要進場的投資人,孫慶龍提醒,不妨等待股價回到便宜價以下,把握投資機會。鴻海未來的成長空間,或許能讓長期投資者大有收穫。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台股 投資人 鴻海

延伸閱讀

高中模擬考分數超差…她1心法學測衝上頂大:不到最後別輕言「我不行」

連續7天「每天走3.5萬步」體態會變好? 百萬網紅親測有效

遊日必吃自製「和牛泡麵」!達人曝選肉秘訣 網加碼推:這款麵最適合配

不選年輕的?她不解為何有男生喜歡「姐姐」 網:成熟好溝通

相關新聞

股市在跌什麼真心不知道!切老「是心理價格」:很多公司預期獲利還是很好的

我其實不知股市在跌什麼,就算有關稅戰和匯率問題,很多公司今年的營運和預期獲利數字還是很好的。只能說股市反應的是心理價格...

股市重挫時是許多投資人逢低進場時機!小車:向下加碼的「三種資金」

台美股重挫,不少朋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進場大展身手。

川普風格大變⋯「空頭總司令」轉型?網預測:美股將劇烈下跌

近日美股震盪加劇,PTT網友發文質疑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執政後,似乎不再是當年的「多頭總司令」,甚至轉向打壓經濟,引發熱烈討論。該網友認為,川普的政策轉變可能是因為美國經濟面臨幾大棘手問題,包括資產泡沫、貧富差距、國家債務以及全球地位的變化,導致他不再單純推動股市上漲,而是試圖透過經濟震盪來達成政治與經濟目標。

陸行之暗示台積電可能跌到8字頭?網看「信號來了」:上車!

台積電(2330)遭外資大提款, 連續10個交易日合計賣超13萬7,493張,ADR周一更大跌3.64%,衝擊11日股價跳空開低,盤中回測年線,下滑至5個月的低點,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發文討論台積電股價低點。PTT網友驚覺「上車信號來了」。

台積電(2330)挨告真相曝!網笑「美國人不意外」:美積電熱身一下

2024年8月一名女性對台積電(2330)提起訴訟,聲稱該公司偏愛亞裔員工。外電披露,台積電在上個月回覆文件寫道,原告提交一份長達162頁的修正案,其中充斥著聳人聽聞、捏造的故事,與他們的法律訴求無關,目的是煽動公眾醜聞並誹謗台積電。PTT網友狠酸,以美國人的個性,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不合理的訴訟案,直言「讓美積電先熱身一下」。

川普不排除美國經濟衰退可能 網猜「故意的」:要逼FED降息

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10日播出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專訪,主持人問他是否預期今年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川普未排除這個可能性。PTT網友猜測,川普確實是刻意使美國經濟衰退,以逼迫聯準會降息。有人直言,「現在不降息的話美債很危險」,也有人認為「美股越慘、台股越旺,全世界熱錢會往美國以外投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