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投資人看年前股市:甜蜜行情快結束 見好就收!

資深投資人提醒,2025年景氣不像2024年前景看好,應做好防禦配置。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澔一攝影
資深投資人提醒,2025年景氣不像2024年前景看好,應做好防禦配置。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澔一攝影

摘要

股市到農曆年前雖有夢幻行情,但仍須待企業財報來驗證股價是否過高。建議投資人提高現金、債券及黃金配置,或買入澳幣,並降低股票部位,以應對可能的回檔修正。

美股在高科技股帶動下重啟漲勢,也讓台積電股價再創新高。然而,樂觀中仍有許多隱憂。我認為第一季回檔修正的機率非常高,因此必須做好安全防護。

到川普就職日及農曆年前的蜜月期即將結束,現在還處於「夢幻行情」。但我建議保持冷靜、見好就收。

無論是巴菲特指數偏高(編按:計算美國股市總市值與GDP的比率),或是2024年許多股票的漲幅過大,都代表利多已提前反應。此外,美債殖利率持續攀升,以及全球景氣不如預期來得樂觀,都是潛在風險。

因此,我建議提高現金、債券和黃金的配置比例,降低股票部位。短期雖可能錯失部分機會,但若股市出現回檔,屆時將能承接更多價位適中的標的。

目前利多題材滿天飛,除了AI與半導體外,還有電動車、無人機、機器人,甚至連任天堂都在漲。然而其中炒作的成分相當多,等待財報公布後,就能知道誰具備真正的實力,誰只是虛張聲勢而已。

除了前述提到的產業外,其他產業的景氣正陷入泥沼中,面臨到價格戰廝殺,汽車業就是一例。

未來的榮景需取決於企業基本面的成長幅度,以及有沒有出現先蹲後跳的修正走勢。我認為黃金和澳幣可列為關注目標。此外,農作物及天然資源也具潛力。加密貨幣也是目前趨勢,與金價走勢並存,不能忽視。

國內各類ETF已成為吸金商品,成為台灣投資市場重要的資金來源。然而,2025年ETF的成長數量恐不及2024年。在全民買股的情況下,股市波動可能會更劇烈,尤其台積電對台股指數的影響甚大。

最後提醒,抱持審慎但樂觀心態才是上策,穩健為主,才是長久之道。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資深投資人看年前股市:甜蜜行情快結束,見好就收!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投資人 台股 台積電

相關新聞

只降美國車關稅惹議!網憂「市場大亂」:小心歐盟反制課稅

經濟部表明僅針對美國製汽車調降關稅,引爆PTT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直指「打預防針了,就只降美國進口」,更預測台灣賓士與汎德將首當其衝,直言「台灣美系汽車要崛起了?」面對歐系品牌表達不滿,網友多數不買帳,反嗆「不爽就去美國設廠啊」,甚至有人開酸「GLE會不會比GLC還便宜」,不少人更將矛頭指向台灣賓士,批評其抱怨聲浪最多。

分析師勝率高嗎?鄉民一面倒嘲諷:輸的都裝沒說過

「分析師的勝率真的高嗎?」有網友在PTT提問,並指出自己長期收看不同財經節目,發現不少分析師在發言時常避重就輕,對漲跌態度曖昧,事後又只回顧自己說對的部分,讓人懷疑是否只是話術操作,引發網友廣泛共鳴,留言區瞬間變成對分析師的信任投票與嘲諷大會。

台積電(2330)法說見5警訊?全網群嘲「看不見」:要噴了!

台積電法說會前夕,市場媒體提出「五大隱憂」,引發PTT股板網友熱議。有網友轉貼相關報導,提醒投資人小心可能的變數,卻被網友戲謔「隱憂是不是隱形的意思?」、「警訊是空白嗎?」引來大量反串與吐槽,留言一面倒變成集體嘲諷空軍「太急了」。

台積電Q2財報爆表!投資人嗨喊「股價將創高」:川普打不贏

台積電17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高達3982億元,每股盈餘達15.36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也遠超市場預期。消息一出,ADR夜盤大漲逾6%,讓不少網友振奮不已,笑稱「GG又偷偷噴出去了」,更預期明日台股開盤將見歷史高點。不過,也有網友酸言酸語,暗示利多消息過熱,「該不會又是開高走低的節奏吧?」

汽車工會怒斥「我們不是阿斗」掀戰火 遭反酸:降關稅自證

針對美台關稅談判恐開放汽車零關稅進口,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17日嚴詞抨擊政府黑箱作業,痛批未召開勞資政會談,也質問「汽車工人憑什麼被罵成阿斗?」但此番發言一出,PTT網友不僅毫無同情,反而群起諷刺「不是阿斗就降到零關稅證明看看」、「證明自己不是就不需要保護」。

關稅超過25%匯率要貶到35?他質疑央行可能性 網酸:當川普塑膠

有媒體報導指出,若美方對台關稅超過25%,新台幣可能需貶值至35元才能緩解衝擊。PTT網友熱議「央行是否可能讓新台幣如此大幅貶值」。大多數人對此說法不以為然,認為這種說法既不切實際,也可能招致美國更嚴厲報復,諷刺聲浪不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