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聯電=幫外資收垃圾?網曝「還有得跌」勸早早換股

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上周外資在集中市場賣超262.07億元,其中賣超聯電7.41萬張最多,有網友認為,雖然不少死忠聯家軍看好聯電高殖利率、投信買超等優勢,但以聯電獲利逐步下降趨勢,即使明年股息亮眼,恐怕也難以填息,他直言「現在買的話無異於幫外資收垃圾」。其他人留言「當初外資一直超買就跟著買,後來發現價格一直上不去就跑了,現在看起來還有的跌」。
一名網友在論壇Dcard發文表示,近期聯電股價表現疲弱,外資賣超、大股東減持,股價跌破2023年低點,顯示空方氣勢強烈。儘管有部分投資人看好其高殖利率和投信買超,但聯電的年EPS呈下降趨勢,即便股息高,若無法填息,投資人依然可能被套牢。
該網友指出,投信買超主要源於散戶購買高股息ETF,而一旦市場熱潮退燒或聯電表現不佳,投信可能由買轉賣,形成多殺多風險。因此,建議等待籌碼指標反轉後再考慮進場,避免成為外資的接盤者。
有人留言力挺聯電「目前營收呈穩定增加,本益比跟淨值比也還在合理範圍,看起來是個不錯的投資標的」、「3開頭依比例建倉慢慢進場也不會賠多少,買在無人問津,賣在人聲鼎沸,簡單的道理,但很難做到」。
但也有人說「這種時候通常月線也不會有什麼支撐作用,因為裡面都剩散戶在互踩,除非再次出現帶量反彈,否則下跌過程中無量的上漲僅能視為短線乖離修正」、「如果股價不漲不跌,有填息都還好,可是股價一直跌還想領股息,賠價差都賠到脫褲了」、「有些公司質變了就是質變,與其期待公司去轉型,還不如早早換股持有,別去亂攤」。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