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電法說會今登場!股價開高30元 台股早盤一度站上23,000點

以哈達成停火!川普上任前1天生效 第2階段促永久休兵將受考驗

尹錫悅找誰取暖?韓極端保守派「選舉舞弊」護主

他悔拿打工錢買200元鴻海 網勸別賣揭「關鍵時間點」:你會笑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後悔買了一張200元的鴻海,求網友打醒他。 示意圖/ingimage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後悔買了一張200元的鴻海,求網友打醒他。 示意圖/ingimage

學生打工賺到的錢得來不易,如果買錯股票反而可能得不償失。一名男大生在Dcard發文說,他拿了自己大一打工時賺的錢去買一張200元的鴻海,求大家打醒他。

原po貼出股票交易對帳單,成交價是200元,結果12月10日鴻海股價來到195元,損失5901元,報酬率也變成負的2.95%。

有網友在其貼文底下留言認為其實200元還好,不算套牢,因為鴻海近期都在200元上下游走,但原po因為心態關係,容易患得患失,賺不了錢又會增加自己心理壓力,這樣反而影響生活,沒有那種每次買下去就漲的,建議原po先調整好心態。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存股跟套牢只有一線之隔」、「我買在235元」、「上看300,不用擔心」、「我202就忍不住上車了」、「要有耐心,鴻海是好公司」、「沒急用錢就放這吧,明年中不只200…」、「鴻海每年能配5元上下,稱不上套牢,頂多當定存」、「我179當初也覺得很高,現在回頭看是賣飛啊」。

還有人建議,「放著不要動,會更高的。但如果受不了忍不住,回200多你就可以賣了,我存了五年每年配息,均價大概剩80左右」、「AI伺服器12月開始出貨,1月5日公布12月營收,不要等明年第一季營收出來才後悔沒買到200元以下的鴻海」、「放心我203都沒在怕了,有我給你墊背」。

也有人貼出自己的對帳單,買在205元賣在221元,慶幸自己有趕快先跑,因為擔憂之後行情不妙,明年川普上來就150了」、「歡迎住套房」、「211套了5張,嗚嗚」、「趕快賣一賣,免得跌回160」。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相關新聞

力積電(6770)樣樣都做、樣樣不精?他看衰營運再提「4字箴言」

台廠力積電(6770)去年第3季因認列苗栗銅鑼廠虧損,每股稅後純損0.69元,虧損幅度較第1、2季大,累計前三季EPS為負1.27元。有網友分析力積電在半導體市場的營運現況及未來挑戰,並對其多元業務布局提出質疑。該網友指出,力積電同時涉足Dram、Flash與邏輯晶片領域,但各項技術均未達到市場領先水平,形容其「樣樣都做,樣樣不精」,直言「相信黃董」

國泰金12月虧12億!他砸5千萬投資籲「公開避險策略」

國泰金控(2882)9日公布2024年12月成績單,受到兩大一次性原因影響,12月合併稅後虧損19.1億,惟累計全年稅後純益仍破千億元、達1,111.9億,年成長116%,EPS達7.28元,創歷史次高紀錄。一名豪砸5000萬買國泰金的投資人在PTT發文,深入探討國泰金控的財務結構與避險策略,對於虧損原因及美債操作進行詳細分析。

中鋼(2002)股價18元應該「不是底部」! 分析:就算反彈也會繼續跌

一個公司本業不賺錢,業外投資也虧錢。這種股票就算反彈,也是會繼續跌。不要以為跌到哪裡可以接,通常往下接,套牢會套好幾年。

聯準會恐不降息反升息?網慌爆「台股美債都完了」:多蛙地獄

美國勞工部於1月10日公布的最新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就業市場出現超出預期的增長,數據之強勁促使多家華爾街券商紛紛修正2025年的利率預測。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門(BofA Global Research)更是警告,聯準會今年不僅可能不如預期般進行降息,甚至不排除重新啟動升息循環的可能性。

資深投資人看年前股市:甜蜜行情快結束 見好就收!

美股在高科技股帶動下重啟漲勢,也讓台積電股價再創新高。然而,樂觀中仍有許多隱憂。我認為第一季回檔修正的機率非常高,因此必須做好安全防護。

美債狂跌殖該抄底了嗎…專家喊殖利率5%是好買點! 遭狂酸:之後變6%大禮

自去年美國聯準會(Fed)於9月首次宣布降息以來,美國國債殖利率持續攀升。據報導,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在8號一度觸及4.73%,許多專家預測其可能衝破5%的關卡。他們認為,若10年期美債殖利率真的達到5%,將成為吸引投資者的買入時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