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你家也這麼有錢? 2023年平均每戶家庭財富1,889萬創高

美中關稅戰經貿脫鉤 陸鷹派轟「要大陸的命」:拿台灣祭旗反制美

美妝保養股公布財報後跳空大漲 股價相較於其他同業非常便宜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第四個案例則是Premier Anti-Aging(4934)這檔個股(圖9),我在它首次公開發行(IPO)的第一天就買進。我平常會針對容易出現十倍股的三大行業—資通訊、服務、零售,檢視所有的IPO案件。儘管我總想著有機會要買,但其實這些個股的掛牌首日開盤價位(開盤價)都很高,絕大部分都買不下手。

Premier Anti-Aging是生產、銷售「麗優」(DUO)、「珂娜希」(CANADEL)等品牌保養品的企業。當初我看過他們上市前的說明資料後,就認為這是一家很有成長潛力的公司,產品在美妝討論區也很受好評。於是我心想:要是掛牌後的開盤價在8,000日圓左右的話,就下單買進。

結果它掛牌首日的開盤價是5,670日圓。這麼一檔成長潛力極高的個股,掛牌之初的本益比(PER)卻只和同業差不多,股價相較於其他同業更是非常便宜。我心想這是個大好機會,便進場投資。

(本文出自《創新高投資法》)
(本文出自《創新高投資法》)
買進之後,我就經常查看美妝網站,還會逛逛藥妝店,看看Premier Anti-Aging公司的商品陳列在哪裡、銷售狀況如何。

後來我觀察Premier Anti-Aging在2020年12月公布的2021年7月期第一季財報,以及2021年3月公布的第二季財報,確認業績表現暢旺,便分別在跳空大漲後加碼買進。

不過,從Premier Anti-Aging在日本保養品市場所占的營收規模來看,當時已爭取到一定程度以上的市占率,我認為日後很難維持高成長,所以就決定採取和投資CareNet時相同的策略—「抱股等第三季財報公布,但不會續抱到年度財報出爐」。

這檔個股也是因為我屢次加碼買進,到頭來總計投入近八成的資產。然而,它在2021年6月公布的第三季財報,內容並不如我的預期。

這次我運用了在富爾瑪學到的教訓,研判投資部位與期待值不符,便於財報公布隔天的開盤時,賣出了半數持股。後來股價一路走跌,於是我就在當天賣出所有持股,結束這一波投資操作。

(本文出自《創新高投資法》作者:DUKE 譯者:張嘉芬)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相關新聞

台積電(2330)要被掏空?郭智輝坦承供應鏈恐外移 網炸鍋:失業潮來了!

美國對中關稅政策反覆不定,如今川普重掌白宮,貿易保護色彩更濃,台廠壓力不降反升。經濟部長郭智輝29日在立院坦言,若台積電在美國設立的6座廠房陸續完工,「供應鏈外移的可能性確實存在」,最快7、8年後成真

川普已成「放羊的孩子」放話股市還是續漲?他曝市場態度變了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多次透過社群平台發表言論,涉及國際貿易與關稅政策,然而網友觀察到,最近市場反應已不如以往劇烈。網友指出,儘管川普再次放話,日股、台股開盤後仍持續上漲,台股更強勢收復2萬點整數關卡,顯示市場對川普言論的敏感度明顯降低。

中國拒收波音、自製客機零件從美進口!他笑「兩敗俱傷」:川普又要叫了

美國川普政府月初祭出對等關稅,傳出中國航司暫停接收美國製造的波音客機。波音執行長奧特柏格23日接受美媒訪問時證實,中國因美中貿易戰,已停止接收新飛機,一周內已有3架飛返美國,今年本要交機的50架新機恐怕中方都不願接收。而中國也持續受關稅戰所害,中國自主研發的客機有90%零組件仰賴美國等西方國家供應,關稅政策下也會面臨巨大衝擊。

高點無腦All in穩贏?他唱衰「這2招」更保險 網意見分歧戰翻

投資方式百百種,有些投資人偏好一次將資金全部投入股市,也就是所謂的歐印(All in),然而因為股市不可預測性,因此永遠無法得知歐印的時間點為高點亦或是低點,也難以保證後續股價走勢的賺賠性。有網友認為,無腦歐印大有問題,不如不分批投入市場,或是在股災與股價相對低點的時候歐印,勝率才會更高。

神人去年領92萬股利 一票人羨慕爆!網友買長榮爽領170萬

台股去年表現亮眼,大盤頻頻創下新高,許多上市櫃公司營運也都繳出亮眼成績單,連帶今年所發放的股利也相當可觀。PTT網友分享「去年領了92萬元股利」,其他人羨慕直呼「真的是套著配都舒服」,另外有人分享自己投資長榮,股利也領了170萬元。

限空令不限期延長…原因是察覺「空方蠢蠢欲動」!網轟:乾脆宣布放空違法

台股護盤手段再掀熱議!金管會日前宣布,現行限空令「不限期延長」,引發市場關注。今(28日)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在立院財委會行程中說明,主因是「空方蠢蠢欲動」,不設期限,避免讓空方掌握何時鬆綁。 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