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電美廠步入正軌…關鍵竟在美國退伍軍人?扮演「美國製造」要角有紀律

3人推車運屍畫面曝!作家王薀涉精舍命案稱不知情 幫信徒上課被叫「老師」

將取代人民幣!新台幣有望成「亞洲最佳融資貨幣」 彭博揭原因

2024剩最後一個月!黃金油價都在漲 到底透露什麼?

股市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股市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摘要

股市短期內是樂觀行情,但投資人仍需警惕風險,注意潛在的賣壓,並適時了結獲利。目前股市好壞差距極大,選股時應多多觀察企業的獲利表現,是否足以支撐股價。並關注美元強勢的反轉訊號,不能將資金都投入到美元和股市中。

光看大盤指數的表現,投資人或許認為股市已經一掃陰霾,準備開啟另一波反彈。但,我還是要謹慎的提醒各位:整體環境正悄悄改變,而目前市場有些過度亢奮,尤其是對正面訊息過於樂觀,卻忽略掉許多潛在的負面消息。

許多數據顯示,投資人紛紛加碼股市,並打算減少或不持有債券,全部投入到風險性資產。短期而言,這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但仍需要做好分散風險的準備,以免突然的變化讓人措手不及。

目前大型股的推升動能不足,反而轉向中小型股和集團股。這顯然是本土集團在年底時轉移資金的作帳行情。

客觀來說,此時到農曆年前,可望是短暫的蜜月期。不過,股市越熱,內心就要越冷靜。因為,若投資人的潛在獲利已累積許多,屆時蜂擁而至的賣壓將會相當沉重。

目前的市況是「景氣強中透弱」,好壞差距非常大。因此,仍需適度回歸基本面,觀察企業的獲利表現,是否足以支撐股價。黃金油價及貴金屬也繼續走揚,反映出保守及避險性資金依然未減。

ETF因持股種類分散而具有優勢,確實是一種參與股市的工具,但當持股比重偏高時,也要留意進出時機點,別一味的持有到底,將獲利落袋才是真正的收益。

此外,即使美元強勢,仍需關注其何時反轉,不可對美元或股市過度投入。至於債市,面對美國公債價格直直落的情況,可選擇投資等級公司債或高收益債券基金。從中長期而言,對債券無需過度悲觀,耐心依然是關鍵。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2024剩最後一個月!黃金油價都在漲,到底透露什麼?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分散風險 投資人 油價 黃金

相關新聞

中鋼(2002)股價18元應該「不是底部」! 分析:就算反彈也會繼續跌

一個公司本業不賺錢,業外投資也虧錢。這種股票就算反彈,也是會繼續跌。不要以為跌到哪裡可以接,通常往下接,套牢會套好幾年。

聯準會恐不降息反升息?網慌爆「台股美債都完了」:多蛙地獄

美國勞工部於1月10日公布的最新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就業市場出現超出預期的增長,數據之強勁促使多家華爾街券商紛紛修正2025年的利率預測。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門(BofA Global Research)更是警告,聯準會今年不僅可能不如預期般進行降息,甚至不排除重新啟動升息循環的可能性。

資深投資人看年前股市:甜蜜行情快結束 見好就收!

美股在高科技股帶動下重啟漲勢,也讓台積電股價再創新高。然而,樂觀中仍有許多隱憂。我認為第一季回檔修正的機率非常高,因此必須做好安全防護。

美債狂跌殖該抄底了嗎…專家喊殖利率5%是好買點! 遭狂酸:之後變6%大禮

自去年美國聯準會(Fed)於9月首次宣布降息以來,美國國債殖利率持續攀升。據報導,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在8號一度觸及4.73%,許多專家預測其可能衝破5%的關卡。他們認為,若10年期美債殖利率真的達到5%,將成為吸引投資者的買入時機。

外資調升鴻海(2317)目標價 他預言再創高!網反曝「慘痛經驗」

高盛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鴻海(2317)去年12月業績表現亮眼,看好下一代機架式AI伺服器出貨量增加,以及一般伺服器和網路設備需求復甦,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263元。PTT網友看好鴻海股價將再創新高。然而卻有人回憶過去慘痛經驗「上次喊說上看250元,結果就跌到179元」。

郭智輝掛保證中鋼(2002)占股50%的「台智電不會虧損」 網全怒了:都靠全民買單

經濟部主導成立綠電售電平台台灣智慧電能公司,不僅中鋼工會反對加入,藍綠白立委都批評。經濟部長郭智輝8日掛保證,台智電不會虧損,他已向中鋼(2002)董事長黃建智表示,若中鋼無法向工會溝通清楚,中鋼可隨時退股。PTT網友力挺「中鋼股價重回20元就靠這次」,其他人卻笑稱「虧了拿人民的稅金來填,當然不會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