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顧巴菲特投資紀錄發現驚人事實 波克夏股價上漲了3500倍
巴菲特在1967年的致合夥人信中,闡述了桑伯恩地圖公司和美國運通兩筆投資根本上的差異,雖然兩者都是廉價收購,但前者以「定量」為評估投資的基礎,後者則是以「定性」為核心:
出於投資目的對證券和企業做出估值,始終會同時包含定性和定量兩大面向。但如果在極端情況下,定性派分析師會說:「只要買到對的公司(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管理團隊、產業發展條件等),價格就會水到渠成。」
而定量派投資人則會主張:「只要以正確的價格買進股票,根本不必擔心公司(和股票)的發展。」
有趣的是,儘管我認為自己屬於定量分析派(在我寫這封信的時候,離開這一派的人都還沒有回來,我想,我可能是這個派別裡碩果僅存的人)。
但這麼多年來,我那些超棒的投資點子卻都是傾向於定性分析,在這方面,我具備「洞悉勝算的能力」。
正因為如此,財富滾滾而來。然而,勝算高的機會並不常見,它和洞察力一樣稀有。
當然,定量分析的投資人不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數據就是一切。
雖然,真正賺大錢的往往是那些藉由定性分析做出正確決策的投資人,但對我來說,顯然是定量分析更讓我有把握賺到錢。
波克夏透過對美國運通這類公司進行集中投資,取得驚人的成長。索普在回顧巴菲特的投資紀錄時發現,當這位年輕的避險基金經理收購了一家新英格蘭小型紡織製造廠的股權時,波克夏的股票交易價格為20美元。
到了1997年,波克夏的每股股價高達7萬美元,相當於上漲了3500倍,年成長率為27%。
索普稱巴菲特為「偉大的投資家」,波克夏在他的領導之下,其股價和帳面價值「遵循了一條與完全凱利賭注非常類似的成長之路」(波克夏A股2015 年每股的交易價格超過20萬美元,與創立初期相比,上漲了一萬倍,年均複合成長率為19.4%)。
根據索普的研究,巴菲特始終將大筆資金集中在最佳的投資部位上,和凱利公式建議的作法一致。但大家都知道,這種作法既不尋常,且需要非凡的投資技巧。
(本文出自《下重注的選股智慧》作者:杜白.卡萊爾, 麥可.馮比耶瑪, 艾倫.貝內洛 譯者:洪士美)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