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企業的敵人…巴菲特致股東信 詳述為何不再喜歡投資「菸蒂股」原因
與之相較,美國運通是一家很優秀的企業,相較於巴菲特願意支付的價格,其資產負債表的價值根本不值一提。巴菲特在1989年的致股東信中,闡述了為何不再喜歡投資「菸蒂股」的原因:
如果你能夠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買入股票,雖然企業的長期業績表現很差,但是企業運轉的過程中,總能找到機會,以不錯的獲利全身而退。
我稱之為「菸蒂股」投資策略。在路上發現的菸蒂已經抽不了幾口,就像日薄西山的公司在業務經營上也沒什麼指望一樣,但「廉價收購」卻仍然可以造就出一筆收益不菲的投資。
可是,除非你是清算人,否則買進這種企業的股份,是一種愚蠢的投資方法。首先,「廉價收購」的價格可能不如你預想的那般划算。對於身處困境的企業而言,麻煩總是接踵而至,就像廚房裡不可能只有一隻蟑螂。
其次,你一開始取得的任何優勢,都將很快被公司的低報酬率所侵蝕。舉例來說,假設你以8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一家企業,預期將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或清算,如果你儘早這麼做,就能取得豐厚的報酬。
但如果你是在投資的十年後,才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而期間每年的獲利和分配相對於收購成本又少得可憐,那麼這就是一樁令人失望的投資。所以說,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卻是平庸企業的敵人。
關於桑伯恩這筆投資來說,獲利機會是巴菲特自己促成的,他極力促成董事們支持公司回購股票,而且回購的時機不僅及時,也對稅務有利。如果沒有巴菲特出手干預,桑伯恩可能就繼續當一家具有清算價值的「菸蒂股」公司。
美國運通的情況則截然不同,它是一家遭受短期危機的優質企業。當醜聞平息,股票暴漲,巴菲特也就獲得巨大的中期投資收益。在他出售了美國運通的部位後,巴菲特發現美國運通公司的業務持續成長。
於是,當巴菲特控制了波克夏後,他在公開市場上重新買進美國運通的股份。波克夏目前持有該公司14.2%的股份,收購成本為13.6億美元,價值卻高達138 億美元。
如果當初合夥人公司繼續持有5%的股份,現在的價值將是45億美元,相當於在這50多年的時間裡,在原先1,300萬美元的基礎上,實現了13% 的年均複合成長率。 在1994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道出了他與美國運通的淵源:
我的美國運通投資史包括了幾個階段:在1960年代中期,當該公司因為惡名昭著的大豆油醜聞事件,使得股票遭受重創,我們用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約40% 的資本,買進該公司的股票,這是合夥人公司最大規模的一筆投資。
我在這裡補充一點,這項投資讓我們以1,300萬美元的成本,獲得了美國運通5%的股權。在我寫這封信的這個時間點,我們持有美國運通不到10%的股份,卻花費了13.6億美元(美國運通公司1964年的獲利為1,250萬美元,1994年獲利為14億美元)。
從1964年到1994年的30年間,美國運通公司的獲利成長了100多倍,這證實了巴菲特的觀點:「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卻是平庸企業的敵人。」自1994年以來,美國運通的年營收成長至340億美元,20年間成長了25倍,如果自1964年巴菲特首次入股起算,則是成長了280倍。
(本文出自《下重注的選股智慧》作者:杜白.卡萊爾, 麥可.馮比耶瑪, 艾倫.貝內洛 譯者:洪士美)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