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界科技(6763)漲什麼?網曝跟「年底購物節」有關 卻因1原因勸別碰

綠界科技股價飆漲。圖/綠界科技提供
綠界科技股價飆漲。圖/綠界科技提供

綠界科技(6763)是台灣成軍最早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日前股票面額由每股10元變更為1元,並進行股票換發作業,新股票已於2024年9月9日開始櫃檯買賣。有網友討論「最近看到這支幾乎都在漲停」,其他人卻示警,綠界科技最大股東曾因內線交易遭判刑,建議「別碰比較好」。也有人解釋,電子線上交易公司前景看好,可說是「雙11概念股」。

綠界科技股票狂飆,週二(10/22)被列處置股漲停,週三(10/23)一開盤還是再攻漲停,終場仍鎖在88元、委買張數超過2700張。10/14出現第1根漲停以來,短短8個交易日,綠界已出現多達7根漲停板,短線漲幅已108%。

一名網友在論壇Dcard發文詢問「綠界科技在漲什麼?」他表示,「最近看到這支幾乎都在漲停,不知道是人為炒作,還是本身體質就不錯,感覺追高馬上就下去了,想問一下大家會買這支嗎?」

其他人卻留言「別碰比較好,最大股東是OMG的老闆,之前搞內線交易被判刑6年,從做遊戲就不是什麼好人」、「市場永遠不缺飆股。做自己看得懂的就好」、「有買,有想說可以到80,但她要進處置我會怕,我就先跑掉了」。

不過也有人說「1111各種利多,加上電商等等,有人算出100是保底,上看120~140」、「要不要去查查綠界持有誰的股份達26%,然後對方要IPO了」、「電子線上交易公司,前景很好」、「他本來10-2月就會漲一波,年底很多線上消費活動,對於電子支付平台來說是利好,簡單來說就是雙11概念股」。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Dcard 雙11

延伸閱讀

終於出清00940!棒棒3原因換股00946:大跌跌最慘、反彈卻最給力

新手小資族想存股要選什麼好?理財達人「不建議高股息」:硬要選只推00713、00915

00965「軍工國防ETF」沒戰爭就會利多出盡? 女子:那很多國防科技公司會先倒光

00940配息0.04元很糟?年末高股息很多檔都是吃老本! 他:還可以吧年化殖利率接近5%

相關新聞

中鋼(2002)工會疑「假消息重創股價」要金管會查 網酸:春燕是最大謊言

中鋼(2002)工會質疑有人散布假消息,導致重創中鋼股價,要求金管會主動調查。網友看不下去發文勸誡「奉勸股版所有鋼黑,千萬別再用不實消息打壓中鋼」,其他人卻酸「越搞越亂!好好經營本業比較重要」,一票人直言「春燕」才是最大謊言。

台積電(2330)上調資本支出⋯郭哲榮預言準了!網卻憂股價對折再對折

台積電為迎合5G、AI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對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強勁需求,決定今年大舉提高全年資本支出,由去年近300億美元(實際為298億美元),直衝至380億美元到420億元,以中位數計算,今年資本支出至少達400億美元,將是各大半導體廠中,投資手筆最高。PTT回顧摩爾投顧投資長郭哲榮日前預言,驚呼「哲哲終於猜對一次」,但也有人示警接下來股價可能準備崩盤。

力積電(6770)樣樣都做、樣樣不精?他看衰營運再提「4字箴言」

台廠力積電(6770)去年第3季因認列苗栗銅鑼廠虧損,每股稅後純損0.69元,虧損幅度較第1、2季大,累計前三季EPS為負1.27元。有網友分析力積電在半導體市場的營運現況及未來挑戰,並對其多元業務布局提出質疑。該網友指出,力積電同時涉足Dram、Flash與邏輯晶片領域,但各項技術均未達到市場領先水平,形容其「樣樣都做,樣樣不精」,直言「相信黃董」

國泰金12月虧12億!他砸5千萬投資籲「公開避險策略」

國泰金控(2882)9日公布2024年12月成績單,受到兩大一次性原因影響,12月合併稅後虧損19.1億,惟累計全年稅後純益仍破千億元、達1,111.9億,年成長116%,EPS達7.28元,創歷史次高紀錄。一名豪砸5000萬買國泰金的投資人在PTT發文,深入探討國泰金控的財務結構與避險策略,對於虧損原因及美債操作進行詳細分析。

中鋼(2002)股價18元應該「不是底部」! 分析:就算反彈也會繼續跌

一個公司本業不賺錢,業外投資也虧錢。這種股票就算反彈,也是會繼續跌。不要以為跌到哪裡可以接,通常往下接,套牢會套好幾年。

聯準會恐不降息反升息?網慌爆「台股美債都完了」:多蛙地獄

美國勞工部於1月10日公布的最新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就業市場出現超出預期的增長,數據之強勁促使多家華爾街券商紛紛修正2025年的利率預測。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門(BofA Global Research)更是警告,聯準會今年不僅可能不如預期般進行降息,甚至不排除重新啟動升息循環的可能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