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圓升破145創1月來最大漲幅 投資人押注日銀政策轉向

指王金平力挺至少為藍營「帶100萬票」 趙少康喊話:中部贏就贏了

25日就開始放寒假!台大、師大、台科大3校假期長達58天 原因曝光

投資力積電(6770)他被套牢卻不肯認賠 網教1招反敗為勝

網友投資力積電被套牢,圖為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胡經周攝影
網友投資力積電被套牢,圖為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胡經周攝影

力積電(6770)近年股價表現不佳,有投資人在2021年底以股價73元買入,原打算長期持有,等到100元再賣出,如今股價卻只剩下26元,讓他相當崩潰。有網友建議他,「買個10張26元,讓成本變成30左右,然後慢慢等」。

一名網友PTT發文表示,他因為看好晶圓代工,因此於2021年底以股價73元買入力積電股票,原打算長期持有,等到100元再賣出,想不到兩年過去,股價卻只剩下26元,「賠到懶得算賠多少了,想問看看要怎麼操作力積電,才能反敗為勝?」

其他網友留言「1比10攤起來」、「下跌20%沒有砍,現在也沒有砍的必要了」、「攤到贏的那天為止或停損操作別支」、「買15張回來攤,漲一根就打平了」、「買個10張26元,讓成本變成30左右,然後慢慢等」、「一鍵出清買進台積」、「市場至少爛三年」、「攤或砍二選一啊」、「一個月買一張攤平,當作存股」、「76都敢買了,結果現在26不敢買?」

還有人留言「看投入的本錢多或少,投入的少,直接放著等,投入的多,抽一部分錢,等待好時機換股或壓大盤指數」、「你76買跌到現在也沒動作的,大概就無腦放的那種,那就無腦擺著唄,反正你砍了也只會再去亂追高敗錢」、「你這種操作就是沒有要認虧只想認盈,就有一錢一直攤平呀,買不起整張買零股呀,配個一輩子再喊我零成本」。

PTT 6770力積電

延伸閱讀

美債殖利率攀高近16年高點 這檔美債ETF今年要配五次

0056、00878今年賺的價差約六年股利…該下車了? 專家轉買市值型:00923績效贏0050

00929連四次0.11元! 專家:下回才知00922是否會同0050「一大一小」?

00929、00878、中信金…等標的皆能穩賺不賠? 他提「4原則」:做不到寧可別學

相關新聞

中信金(2891)有錢人的第一選擇? 他曝2大優點:去年股價30都沒賣出

金融股近年表現不佳,不過有網友投資中信金並表示,「去年(股價)30元沒出、今年27元幹嘛出?」他也曬出自己的對帳單,中信金持有成本共41.2萬,直呼「全台有錢人第一選擇都是中信金」。其他人也認同「中信金是真的有料,被裁罰還是能評比第一」。還有人直指中信金的優點就是賺現金股利及穩定。

玩當沖賠150萬 他崩潰問「投資必勝操作」?網教:這3種勝率大

股市投資是一門大學問,若是操作不慎,很可能賠上所有資金。有網友從股市畢業兩次,共賠上150萬,現在又得到爸爸提供的120萬投資基金,他好奇「股市必勝操作」,其他人則坦言,唯有「低買高賣」才是致勝關鍵,也有人建議他從存股開始,或是買ETF長期投資、買台積電等,都比當沖更有勝率。

大摩下修台積電(2330)目標價 網反嗨爆「買進訊號來了」:準備起飛

摩根士丹利調降台積電(2330)目標股價,將台積電目標股價從718元下調至688元。PTT網友卻認為這是「解套及買進的訊號」,有網友嗨喊「哇!要起飛了!」還有人直言「大摩反著看,上修就賣、下修就買」。

定期定額存股遇大漲該賣?分兩派戰翻 他曝一句「最佳投資守則」

存股屬於長期投資,通常不會因為股價波動而賣出手中持股,不過若是遇到股價大幅飆升的情況,對於投資人而言將是很兩難的局面。PTT網友討論「定期定額存股大漲該變現嗎?」其他人則建議,只要達到買進時的目標就可以出場,若是價差超過股息10年以上,就可以考慮賣出,有人直指「個股賣、大盤指數ETF繼續存」。

靠槓桿賺2桶金!他曝勝利方程式:用4成資金投資30%漲幅標的

在金融市場上,開槓桿 (Leverage) 指的是交易時從經紀商、交易商借取資金創建倉位,進行超過本金投入額度的交易操作。PTT網友分析,若想從零到致富,開槓桿是必備的投資方式,他分享自己報酬超過190萬元的勝利方程式,「我用四成的錢,只要看中30%的漲幅,安打多打個幾次,這個效率不會輸給找翻倍的股票」。

台股指數超越港…中國「玩完了」而台灣人真的很富裕? 專家:物價飆漲外房價更不用說

2023年11月29日台灣加權指數正式「超越」恒生指數,一夕間台灣的金融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股民的優越感瞬間爆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