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力晶創辦人黃崇仁再出手 砸1.3億「壓線」買北市豪宅

亞錦賽/1分險勝中華隊 日教頭對徐若熙、拿莫留下印象

亞錦賽/一聽安慰再也忍不住淚水 陳聖平纏鬥吞K:讓球隊失望了

30歲男警無本當沖、大量放空個股卻被軋漲停 兩天損失上千萬

無本當沖,遠比期貨的保證金交易制度危險得太多。 示意圖/ingiimage
無本當沖,遠比期貨的保證金交易制度危險得太多。 示意圖/ingiimage

在撰寫本書的同時,新聞報導一位任職於台中港的30歲男警因無本當沖大量放空個股,卻被軋漲停,無法回補,兩天即孳生上千萬的損失,因無力償還而輕生的憾事。在2020年及2021年疫情後的貨幣寬鬆政策下,造成資產與投機商品飛漲,過分容易的獲利,使得許多投資人忽略了風險二字,因此也在其後的緊縮階段釀成不少憾事。

有些人陷於股票無本當沖(現股當沖),抑或是所謂的T+5證券款項借貸3,引發人生重大危機。所謂的無本當沖,遠比期貨的保證金交易制度危險得太多,因為對「期貨」二字感到恐懼,轉而接觸股票無本當沖,實在是大錯特錯!

由於時間的壓力,賣出不會是在最佳的時機點,這本身就是個錯誤的決策,何況短期交易成本影響甚鉅,以我使用嘉實XQ系統選股回測的經驗,大多數的選股參考要件都難以在五天這樣的短期內獲利,只有較為嚴苛條件的策略可以。

(本文出自《菲式思考》)
(本文出自《菲式思考》)
但是習於使用無本當沖的投資人,限於工具養成的習慣,往往過度交易,支付高昂的摩擦成本不說,倘若現股賣出被軋漲停,市場上又無融券可借,進入了所謂的標借程序,而隔日又漲停鎖死,當你回過神來,發現實際需要支付的金額及虧損已經是你原先準備金的百倍,一時付不出錢,進入了所謂的違約程序。

雪上加霜的是,券商還將收取成交金額數%的違約金,這時才發現自己鑄下大錯了!只因為自己一時的決策不慎,面臨數百萬甚至千萬的損失,實在後悔莫及!

我曾遇過一位年輕投資人,帶著百萬本金進入市場,在2021年飆漲的行情中工具盡出,這百萬短時間一度膨脹到2億,但是當行情反轉,卻沒有隨之收手,認為只是回檔而已,只要加大槓桿便能賺回損失,這2億便從1億、5000萬、2000萬、500萬,一路溜滑梯,直到歸零。

心裡想著,就賭最後一把吧!於是用著之前資產高時開的交易權限,配合T+5,不論是天堂或地獄都無怨無悔地下這一把。我最後一次聽到他的故事時,他的負債是3000萬,若你使用富胖達送∼,或許能看到他那落寞的身影。

在投資的世界中,千奇百怪的投資方式所在多有,不論是主動投資、被動投資或存股投資,或論基本面投資還是KD戰法,都各有其擁護者,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不同投資方式的擁護者彼此吵成一團,其實所有方式都可以歸納成因子投資的一環,透過回測去分出優勝劣敗。

誠如本書其他段落所述及,多因子往往優於單因子,混成以後可以有更穩定的投資結果。任何因子都有其侷限性,例如有些提倡0050指數長期投資,0050採取的是基於市值定期更新成分股的策略,自然會錯過眾多黃金成長期的中小型類股,這對於規模龐大的基金來說,可謂必要之惡,因為小廟容不下大佛,如果標的為小型類股的基金,有同等的市值規模,那它持有的成分股股價會遠遠超過其真正的價值。

而全球化布局的基金也是藉由分散投資,達到跟隨景氣與通膨的目的,這些本來就都是合理的投資因子,至於孰優孰劣,回測一跑,結果顯而易見,不是什麼選擇金城武還是劉德華之類的問題,端賴你如何正視這個結果。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以我來說,在台灣市場已經耕耘十餘年,仍不斷學習,如果放眼世界,都以一樣的精神來精進投資,那我們窮其一生都無法完成。此時此刻,隨著電腦算力的精進,融會貫通可以增進百倍效益,切勿當一隻井底之蛙、以管窺天,智識不足還沾沾自喜。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註:T+5證券款項借貸指的是投資人向券商短期借款以支付T+2日之交割金額。當買進股票的交割款不足,可以在成交日(T日)的隔天(T+1日)上午賣出T日買進的股票,向證券公司申請辦理T+5借款,請證券公司借你錢交割。

原本投資人想不付本金買賣股票限於當日沖銷,在此機制下最多可延長三天,在四個交易日內沖銷掉即可不用負擔本金,只需支付損益差額及稅費利息。

(本文出自《菲式思考》作者:菲比斯)

相關新聞

他籲「做多長榮航(2618)」油價跌機票仍貴爆!看好股價直衝40元

隨著年底旅遊旺季到來,客機旅運需求更旺,帶動航太股表現亮眼。PTT網友討論「做多長榮航空(2618)」,他表示,選擇長榮而非華航的主因是票價便宜,股價上看40元。

專家預言明年7月才可能降息? 網看1指標不信:要賣囉!

英國《金融時報》調查顯示,主要經濟學家認為美國聯準會(FED)至少要等到明年七月以後才會降息,且幅度會小於華爾街的預測。PTT網友卻對此預測感到不以為然,有人直言「長債幾個月前還漲到3.5%後來狂跌,準個鳥,專家越這樣說越可能降」,還有人指出,以目前債券價格反應,很可能快要降息,「要賣囉!」

中信金(2891)有錢人的第一選擇? 他曝2大優點:去年股價30都沒賣出

金融股近年表現不佳,不過有網友投資中信金並表示,「去年(股價)30元沒出、今年27元幹嘛出?」他也曬出自己的對帳單,中信金持有成本共41.2萬,直呼「全台有錢人第一選擇都是中信金」。其他人也認同「中信金是真的有料,被裁罰還是能評比第一」。還有人直指中信金的優點就是賺現金股利及穩定。

玩當沖賠150萬 他崩潰問「投資必勝操作」?網教:這3種勝率大

股市投資是一門大學問,若是操作不慎,很可能賠上所有資金。有網友從股市畢業兩次,共賠上150萬,現在又得到爸爸提供的120萬投資基金,他好奇「股市必勝操作」,其他人則坦言,唯有「低買高賣」才是致勝關鍵,也有人建議他從存股開始,或是買ETF長期投資、買台積電等,都比當沖更有勝率。

大摩下修台積電(2330)目標價 網反嗨爆「買進訊號來了」:準備起飛

摩根士丹利調降台積電(2330)目標股價,將台積電目標股價從718元下調至688元。PTT網友卻認為這是「解套及買進的訊號」,有網友嗨喊「哇!要起飛了!」還有人直言「大摩反著看,上修就賣、下修就買」。

定期定額存股遇大漲該賣?分兩派戰翻 他曝一句「最佳投資守則」

存股屬於長期投資,通常不會因為股價波動而賣出手中持股,不過若是遇到股價大幅飆升的情況,對於投資人而言將是很兩難的局面。PTT網友討論「定期定額存股大漲該變現嗎?」其他人則建議,只要達到買進時的目標就可以出場,若是價差超過股息10年以上,就可以考慮賣出,有人直指「個股賣、大盤指數ETF繼續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