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曝3現況悲嘆:台股漲不動了!網揭關鍵原因:跌只是剛開始

台股近日表現不佳。本報資料照
台股近日表現不佳。本報資料照

台股21日開低走低,盤中最低一度達16300.54點,終場收16316.67點,下跌218.08點,跌幅1.31%,成交量2772.48億元,三大法人賣超397.84億元。網友分析三大現況,擔心「台股漲不動了」,有人認為,目前沒有主流趨勢,加上台幣貶值,現在只是剛開始下跌。

台股下跌超過200點,台積電(2330)開低走低,早盤以530元開出,終場收527元,下跌8元,跌幅1.49%,創5月24日以來新低。聯發科(2454)同樣拉回整理,終場收746元,下跌13元,跌幅1.71%。

一名網友PTT發文表示,前幾個月股價大漲的AI股近期表現不佳,連季線都守不住,還傳出H100需求到頂,而iPhone 15系列問世,本以為能帶動消費電子股票,不過看起來能耗比反而退步,此外又傳出八月外銷訂單衰退,檯面上沒有主流強勢族群,台股似乎漲不動,恐怕要準備大修正了。

其他人則留言「準備跌回8000」、「明天就彈了,沒有主流強勢股,只有黑手用力顧」、「準備摜破去年十月低點」、「明天反彈逃命線抓緊了」、「快逃啊」、「沒有主流趨勢,台幣又貶值」、「這幾波反彈都沒力」、「台股得了只會跌的病」、「被etf玩壞了啊」、「這波萬四是基本,崩給你爽歪歪」。

不過也有人留言「漲不動?沒看到匯率嗎?錢一回來就是噴爆而已」、「分析那麼多,為什麼你不空?股市不是只有多也可以空」、「等空軍滿天飛再來看」、「你趕快賣」、「反彈前都會來測個風向」、「等畢業文再進場」、「不爭氣的加碼了」、「今年大盤至今不含息漲了15%,賺不到錢自己的問題」。

台股 大盤 PTT

延伸閱讀

00929「越買越漲」最後就套在山頂? 她用7%殖利率估算:合理股價18.85元

00933B同時具備「月配息+收益平準金」!股添樂:可能是債券ETF的明日之星

投資高配息ETF她憂退休金不夠花 專家指點迷津:0050、006208需要用錢時直接賣

靠00929每月加薪一萬元要幾張? 以18.3股價推算免百張能達成

相關新聞

他籲「做多長榮航(2618)」油價跌機票仍貴爆!看好股價直衝40元

隨著年底旅遊旺季到來,客機旅運需求更旺,帶動航太股表現亮眼。PTT網友討論「做多長榮航空(2618)」,他表示,選擇長榮而非華航的主因是票價便宜,股價上看40元。

專家預言明年7月才可能降息? 網看1指標不信:要賣囉!

英國《金融時報》調查顯示,主要經濟學家認為美國聯準會(FED)至少要等到明年七月以後才會降息,且幅度會小於華爾街的預測。PTT網友卻對此預測感到不以為然,有人直言「長債幾個月前還漲到3.5%後來狂跌,準個鳥,專家越這樣說越可能降」,還有人指出,以目前債券價格反應,很可能快要降息,「要賣囉!」

中信金(2891)有錢人的第一選擇? 他曝2大優點:去年股價30都沒賣出

金融股近年表現不佳,不過有網友投資中信金並表示,「去年(股價)30元沒出、今年27元幹嘛出?」他也曬出自己的對帳單,中信金持有成本共41.2萬,直呼「全台有錢人第一選擇都是中信金」。其他人也認同「中信金是真的有料,被裁罰還是能評比第一」。還有人直指中信金的優點就是賺現金股利及穩定。

玩當沖賠150萬 他崩潰問「投資必勝操作」?網教:這3種勝率大

股市投資是一門大學問,若是操作不慎,很可能賠上所有資金。有網友從股市畢業兩次,共賠上150萬,現在又得到爸爸提供的120萬投資基金,他好奇「股市必勝操作」,其他人則坦言,唯有「低買高賣」才是致勝關鍵,也有人建議他從存股開始,或是買ETF長期投資、買台積電等,都比當沖更有勝率。

大摩下修台積電(2330)目標價 網反嗨爆「買進訊號來了」:準備起飛

摩根士丹利調降台積電(2330)目標股價,將台積電目標股價從718元下調至688元。PTT網友卻認為這是「解套及買進的訊號」,有網友嗨喊「哇!要起飛了!」還有人直言「大摩反著看,上修就賣、下修就買」。

定期定額存股遇大漲該賣?分兩派戰翻 他曝一句「最佳投資守則」

存股屬於長期投資,通常不會因為股價波動而賣出手中持股,不過若是遇到股價大幅飆升的情況,對於投資人而言將是很兩難的局面。PTT網友討論「定期定額存股大漲該變現嗎?」其他人則建議,只要達到買進時的目標就可以出場,若是價差超過股息10年以上,就可以考慮賣出,有人直指「個股賣、大盤指數ETF繼續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