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拳擊/林郁婷搶進金牌戰 5:0完勝印度選手

韓國瑜扮「桶箍」1015重返凱道?韓粉發動員令 侯郭柯朱也觀望

推特改名「X」挨告了!正牌X公司因1理由要求馬斯克更名

中華電(2412)差點賣掉全換金融股! 達人:股市崩更要持續「這樣做」

圖/中華電信提供
圖/中華電信提供

前陣子有一位大大,他長期存了很久的中華電,不過因為看到金融股當時漲勢很好,想要把中華電賣掉,換成金融股,他問我這樣可行嗎?

那時我回答說,中華電的營收穩定且股價波動平穩,相較於金融股來說,是比較適合不去在意股價,只想穩穩領股息的投資人

不過他如果想要換成金融股,一邊賺價差、一邊領股利也是可行,但不要直接賣掉中華電,先存錢繼續等待金融股出現好價格再來分批買就好

這位大大今天再次跑來跟我分享,從那時到現在,金融股剛好遇到許多利空,股價也下跌不少,還好當時沒有衝動把中華電賣掉換去金融股,不然就會變成買在高點了…

股價下跌對價值投資者而言不一定是壞事,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最近金融股可能因為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瑞士信貸事件,我擔心也有一些大大會有類似的想法,反過來賣金融股,換去買入其它的股票上

這樣換股操作有點追高殺低的感覺,不管是電信股還是金融股甚至是其它股票,投資股票的重點,都是必須要分散價格、分散成本,來讓投資的成本平準化,要是一次性賣掉又投入到另一檔股票,這樣成本大量集中在某一個價格,長期的風險會比較高

所以重點不是到底買哪個好或是要換成哪個,而是要擁有好的平均成本,在買股票時(就算存股也是),都一定要先進行估價,從長期合理的價格開始買入,整體成本也會便宜,分散投入留現金在手,才有撿便宜的機會,就算遇到大環境的危機,帳面上也不至於有太大的虧損影響心情

不然其實用定期定額投資ETF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但價差方面的表現還是會取決自己選擇的ETF類型),因為ETF是一籃子的股票,包含了許多產業和許多公司,就算某個產業或某間公司發生重大危機,受影響的比例也會很低,而ETF跟個股不同,可以不用估價就開始定期定額了,但我常說的就是必須要有存10年以上的決心,無論股市崩盤、ETF大跌都要繼續存,持續買不要急著賣,這樣長期資產才會慢慢成長喔

◎本文內容已獲 艾蜜莉-自由之路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金融股 2412中華電 ETF 存股 定期定額

延伸閱讀

玉山金8億股現增案「每股20元」 認股基準日訂4月中

0056股息總報酬竟輸給0050! 他:買00878這類型ETF會吃不下睡不著

存千張00878達人:近期觀測「這檔」債券ETF! 擁互補性、成交量大

美金搖搖欲墜?他想換回台幣卻被勸阻 網斷言:起漲點來了

相關新聞

股市好綠…身心靈更焦慮怎辦? 他分享三招讓大腦冷卻:感受「身處當下」的覺知

你有理財焦慮嗎?看著股市漲跌,心情深受影響。每天要看盤好幾次,看著虧損讓自己總是睡不好...

新台幣重貶破7年新低 網羨慕1類人「睏霸數錢」酸央行永不升息

3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開32.26元,盤中一路走貶,午盤暫收上午最低點32.35元,重貶1.13角,刷新逾7年新低,交易金額6.12億美元。PTT網友熱議,去年投資美元的如今賺飽飽,「睏霸數錢」。

長榮航空(2618)外資狂倒貨誰在撿?買100張苦主現身曝心酸

油價高,不過載客率更高,長榮航空(2618)樂觀看全年營運。PTT網友討論,「長榮航空小兒每天倒貨,誰在撿?」其他人則崩潰表示,「慘戶(散戶)如你我」,還有人說「我啊,不停攤平,都快到一百張了還沒漲」。

「棄股買債」正是時候?網噓爆曝風險:1前提下先存美元才對

一如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在最新會議中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5.25%至5.5%的目標區間不變,為今年6月以來再次按兵不動。PTT網友討論,債券殖利率不斷上升,加上美國經濟問題,債券可能會再大漲,「現在棄股買債正是時候」,但其他人卻認為,美股還沒崩跌,應該存美元,而非買美債,現在才換美元買美債的話,小心匯率加殖利率下滑雙殺。

投資力積電(6770)他被套牢卻不肯認賠 網教1招反敗為勝

力積電(6770)近年股價表現不佳,有投資人在2021年底以股價73元買入,原打算長期持有,等到100元再賣出,如今股價卻只剩下26元,讓他相當崩潰。有網友建議他,「買個10張26元,讓成本變成30左右,然後慢慢等」。

台幣成最弱亞幣!網曝「狂貶原因」:準備反彈回漲

新台幣匯率28日終場貶值2.3分、收在32.268元,中央銀行統計顯示,今年第三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累計重貶1.13元,貶值幅度高達3.51%,超過日圓、韓元、人民幣與星元,淪為「最弱亞幣」。PTT網友討論,央行不升息,新台幣當然無法升值,不過也有人認為,差不多要開始反彈回漲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