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遇到「長期鈍化」怎麼辦? 她提供2解法:不要管它

來看理財達人摳摳(懶錢包Lazywallet)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的2個解法!
以下為影音內容:
利用全市場型的ETF+定期定額來進行投資,這是相對簡單且無腦的「被動投資」方式;不用看股票、不用看盤、不用懂財報,只要持之以恆的投入,就能賺到市場合理的報酬。
提到定期定額,那一定要知道「平均成本法」背後,需要搭配2大投資觀念:「長期投資」和「下跌不停扣」,雖然不會買到最便宜,但也不用擔心買貴了。
不過,提到定期定額法,就會有人提醒「長期鈍化」這樣的風險?以下就來解答:
什麼是長期鈍化?
前面有說定期定額是平均成本法:「定期」代表固定的週期,「定額」代表固定投入的金額,當投資標的上漲時,能買到的股數就會減少;標的下跌時,買到的股數會增加,讓買進的成本趨向平均值。
執行定期定額,資金是一筆一筆的投入,前面的錢對平均成本有很大的影響力,但隨著時間推移,例如到了第100期,1000元只佔總資產10萬元的1%,這時標的股價大跌或大漲,對平均成本的影響都很有限。
如果把平均成本比喻成波浪,前期的高低起伏可能很強烈,定期定額時間越久,波浪就會越平靜,鈍化是必然的現象。
長期鈍化2解決方法
1.加碼和停利
意思是當股價在低點就加碼資金,買更多的單位加強攤平效果,而股價在高檔時就減少扣款,甚至執行停利賣出部位,這樣就能有效減緩鈍化。
這招會涉及高點低點的判斷,其實不太容易,而獲利了結作法也可能讓不少資金閒置,影響整體報酬率。
2.不要管鈍化
前提是一定要慎選定期定額的標的,因為長期趨勢向下怎麼扣都不會賺錢。
貫徹被動投資,注意分散性,持續有紀律地參與,目標是賺市場合理的報酬,回頭看台灣加權指數或美國S&P500就知道,把時間拉長到10、20、30年就會發現,股市長期的趨勢是持續上漲的,鈍化只是心理作用,不要去管它。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