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漲跌都能賺錢…「做多放空」到底是什麼? 斷頭和軋空風險要知道

臉書上常會看到OO老師告訴你,不管股市漲跌都能賺到錢,今天又大獲全勝了,真的有這麼神奇?
理財達人摳摳(懶錢包Lazywallet)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融資和融券都屬於錢不夠的投資人又想參與股市的方式,不過她卻不建議新手使用,因為會有「4種風險」。
以下為影音內容:
目前台灣股市有2種交易模式,第一種是「現金交易」:看手上有多少錢,可以用來買進跟賣出股票。
另外一種是「信用交易」:錢不夠沒有關係,可以繳交部分保證金來進行融資和融券;兩者方式也分別代表證券市場上「做多」和「放空」方法。
不建議剛加入股市的新手嘗試融資和融券,比較推薦小資族善用ETF和定期定額進行投資,分散風險、降低用腦程度。
融資
融資就是借錢,架設你知道這一檔股票未來會漲,買了穩賺,可惜身上錢不夠,這時候就可以跟券商借錢。
一般來說可以借到60%,意思就是自備40%款項;幾天後這檔股票真的漲了,再把股票賣掉還清借款,順便賺一筆。
情境舉例(不考慮其他成本):
懶錢包的公司股價100元(10萬),投資人很看好未來,可惜錢不夠,於是用融資的方法做多,假設買進一張拿出40元(4萬),跟券商借60元(6萬),三天後公司股價漲到121元,股票賣出拿到了12萬1千元,還券商6萬之後再扣掉成本4萬,等於淨賺了2萬1千元。
融券
融券的概念剛好跟融資相反,假設覺得某檔股票未來會跌,可是身上沒有持有這檔股票,這時就可以跟券商借股票來賣,一般是繳交保證金9成。
之後這檔股票真的跌了,就可以把變便宜的股票買回來,還給券商,順便賺一筆。
情境舉例(不考慮其他成本):
壞錢包公司股價100元(10萬),投資人不看好這間公司,可惜手上沒有這檔股票,於是用融券的方式「放空」,先跟券商借了一張賣掉,拿到了10萬元,之後公司跌到了81元,再花8萬1千元下單買一張還給券商,等於淨賺了1萬9千元。
為何股市新手不建議融資/融券?
1.漲跌難預設
想深入瞭解一間公司股票的好壞,至少要知道4大指標: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
每一面都包含很多細項以及術語,相信不是新手能快速掌握的,就算是老鳥也很難精準預測未來漲跌。
2.利息損失
借錢是要付利息的,各家券商的利率不太一樣,融資約4.5-6.6%,融券約0.1-0.3%,這是年利率,實際利息則須要看投資人借了幾天。
意思也就是當使用了融資或融券,必須漲得夠多或是跌得夠多才會賺錢;除了要cover掉利息損失外,別忘了股市買賣要交手續費和交易稅。
3.斷頭
用融資買股票,原本期待他會漲結果卻跌了,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券商為了避免自己損失,就會強迫投資人賣股票,這種時候就叫融資斷頭。
融券也一樣,原本期待下跌結果卻漲了,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券商會強制投資人還股票,這時候只能買在「貴桑桑」的價格,這就叫融券斷頭。
至於「一定程度」是多少?就要看維持率了,目前規定是130%,低於這個數字就會斷頭,詳細的算式,各家券商APP都會顯示。
4.軋空
這是融券可以會面臨的悲劇,當股票價格沒有如預期下跌,反而持續上漲,很多有融券的人心想「完了要賠了,肯定斷頭」,就會趕在股票漲上天前,趕快每回補給券商;但因為有很多融券的人都在買,反而把股價持續推高,這時候損失更慘重了。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