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進口蛋來了!全聯這些門市明買得到 每人限購2盒、價格曝光

獨/楊子儀惹毛三立真實原因曝 拒拍戲直接消失不見

股市「雙贏論」? 大俠:長期投資績優公司 讓他們幫忙變多鈔票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撰文・大俠武林】

股市原意是提供給普通投資人,也能從集中交易市場買進股票並且透過長期持有,一起享受到公司成長以及盈餘分紅成長的投資機會。

而設計的初衷本就是一場股東和公司都能夠雙贏的正和遊戲,只是人多了水也雜亂了,爾虞我詐互相堤防抬轎倒貨的事情也多,讓許多新進投資者拿著本金入場,最終失去所有本金而黯然離場。

不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任何在市場上可以讓您保持獲利的方式,都是對的,因為投資市場什麼理論都是名詞,唯有這套理論能實際幫您撈進鈔票才是正確的。

所以大俠僅是表示,如果您早已厭倦這種盤中盯盤頻繁交易還不見得獲利的方式,或許可以轉為資金控管分批買進長年有穩健配發盈餘分紅給股東的企業。而有連年配發盈餘分紅還不夠,大俠更會從中挑出不僅連年配發還具有長期分紅成長的公司

而通常您會發現這些能連年分紅還能與年俱增的企業,市場對於他們鑑價可是長期看好,當然您看到這邊會指出波克夏沒配發股息,市場對他們的鑑價也還不是長期看好?那是因為波克夏對於股息的一貫做法是「盈餘再投資、視為獵大象的銀彈、會被課稅」所以他們才不傾向發股息。

股神巴菲特。美聯社
股神巴菲特。美聯社

巴菲特認為,除非股東領到股利後,能創造比公司保留盈餘再投資所創造的現金更多時,發股息給股東這件事情才會正確。

所以不是波克夏不將盈餘發出來給股東,而是他認為經營團隊比股東還行,能將股息創造更高收益,而能產出更多鈔票市值,這樣對於股東才會正確,這就是他們之所以不發股息給股東的邏輯核心

從此處我們不難發現巴菲特始終認為,盈餘要如何放在哪裡?是留在公司再投資呢?或是把錢給股東去投資呢?都是非常符合邏輯,但就只是波克夏認為他比你還會處理盈餘再創收益的問題,他怕你拿到盈餘亂投資還輸光,所以才沒發給股東

所以我們不妨將關鍵放在這間公司能否常年有能力來處理市場景氣問題上,並且常年保持盈餘還能蒸蒸日上,而通常市場對於這種經營績效良好的公司,鑑價也會水漲船高。

意思也是,股東不僅每年領到的分紅現金流增加了,同時持有這間企業的股票市值也能長年成長,所以股息不股息殖利率不殖利率,其關鍵核心還是要「持有市值要長年上升。」

正所謂息我們要,而市值成長我們更是要!反正核心關鍵就是鈔票要變多就是,並且投資就是找專業經營團隊來幫我有效處理市場問題,也就是幫我這個耍廢股東的鈔票變多啦。

投資績優公司,請他們幫我把鈔票變多,這一切也真的不需要靠著頻繁交易,就能享受到的股東生活

作者:大俠武林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和所有股東一起獲得長期且完整的市場報酬

延伸閱讀

明年這7家金控能穩定無壓力配發股利!專家:第一金(2892)體質好

她全薪5萬勞退自提6%後實領4萬 網揭「一理由」不建議自提

股市短線遲滯 投顧建議優先選「這類股」:12月下旬可望反攻

填息的0056能續抱或買進嗎? 他分析:前十大成分股高達「7檔未填息」

相關新聞

散戶習慣追高殺低又猜頭摸底?網曝4字才是真韭菜做法

股市操作不易,一般散戶若是跟風投資,很可能出現追高殺低、猜頭摸底的情況,最後慘遭套牢虧損。有網友好奇「散戶的習慣是什麼?」對此,其他人則直言「高買低賣」才是標準「韭菜」散戶做法。

ETF、股票「借券」爽當包租公! 她試算:百萬本金一個月最高可有1萬收入

理財達人摳摳(懶錢包Lazywallet)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手中持有好多股票、ETF,比起放著不管,只要善用「借券」機制就有機會多賺一筆,甚至每月都可以領到利息,等於多了一筆被動收入。

陸半導體3倍薪搶人…看破「養套殺模式」! 業內人士曝:已經走一波

大陸官方有意擴大扶持中芯、華虹、華為等陸資半導體廠,相關指標陸企近期對台灣半導體人才展開新一波挖角,透過「化整為零」方式,鎖定台積電(2330)、聯電等大廠製程與設備整合工程師,開出三倍薪資條件,引發PTT熱議,網友直言是「養套殺模式」,但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已經去很多人了」。

加權指數過去19年報酬率是632% 專家:指數化投資本金夠…未來都會財務自由

市場就是會波動,股價就是會漲跌,所以我們應該要想辦法掌握波動,學習從漲跌中賺到報酬,但這件事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瑞士信貸會是下一個矽谷銀行嗎? 他:利空出盡…別隨意進場放空

繼矽谷銀行破產後,瑞士信貸又來添亂子!瑞信股價大跌,再度引發金融市場危機。

矽谷、瑞士信貸因債券翻船?暴力升息才是兇手…債券一定保本竟是迷思!

債券有兩個常見的迷思:「債券一定保本」、「股債平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