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時代...超級散戶:股票想賺錢要思考這2件事

想靠股票賺到錢,到底該學習哪種投資法?資金不多、時間更少的社畜們,恐怕都想問這個問題。用最快速度脫魯成功的韓國超級散戶遊牧民,在歷經2020新冠肺炎後,形勢越來越詭譎難以掌控的股市之後,他要告訴你:重點在於掌握「一個」關鍵思考點!
我們投資股票的理由,無論其決定過程為何,結論都是為了藉由投資來獲得收益。因此,對於散戶來說,大家的起點都是相似的,可能是從同事、朋友、長輩等熟人那裡,獲得「情報」或是各自通過合理的推論來進場做買賣。同時,要買進多少,報酬率達到多少等,就此展開各種「想像」的翅膀開始高飛。
雖然第一次投資有可能會幸運獲利,但也有可能不是那樣,而是以保住本錢或小損失作結。特別要注意的是,這種股票投資入門的方式,會強烈的受到認知偏差、確認偏誤,以及擴大解釋的影響,因此如果第一次投資就獲利,往往反倒會成為一種禍害未來投資模式的劇毒。
我一開始也是那樣,所以就身無分文被踢出場。幸好投資金額分別為100萬韓元和300萬韓元,所以生活並沒有受到打擊(而這樣自我安慰的人很多)。我正式進場投資股票是從2015年開始,從那時起就腳踏實地的一邊學習,一邊進行投資,2017年開始每個月獲得1億韓元的收益,同時判斷股票的觀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站穩腳跟了。
而所謂的觀點並不是什麼厲害的事。
1. 當前成交量充足或爆量時超過千萬股的標的。2. 線圖在底部或是有適當盤整的標的。
3. 帶有題材,在形成主題概念股時,可期待暴漲的標的。
2020年突然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改變了全球,改變了這個世界。我再次領悟到新觀點,在股票投資中,一種足以讓你改變出身的巨大獲利機會。
回到5年前的話
如果大家能把時間轉回5年前,並且只買一檔股票的話,你會選擇買什麼呢?我大概會選擇一家公司,產品在5年前沒有,但現在任何人都在用。
靠股票賺大錢的要領,就在這裡:
從無到有
從有到無
如果大家能比任何人都更快察覺到上述兩件事,那麼將能獲得壓倒性的超額報酬。
新冠肺炎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出現了史無前例且強大的病毒後,世界完全變了樣,不是「後新冠肺炎時代」,而是現在就是新冠肺炎時代。當所有人都陷入恐慌時,眼光迅速察覺到新冠肺炎所帶來的變化,選擇受惠產業的人,財產就會大幅的增加。
全球隨著非接觸文化鋪天蓋地而來,具有相關技術的公司,無論是韓國、美國、中國,都達成大幅度的價值上升。雖然網路化現象原來就存在,但加速了網路化的Facebook、Microsoft、Google、蘋果、Net¬ix、亞馬遜、Zoom等企業,吞噬了所有利空因素,創下歷史新高價。此外,製造疫苗的輝瑞、莫德納、嬌生等公司的股價也是無止盡的上漲。
特別是,我想應該不會有投資人不知道莫德納這家公司,這是一家製造新冠肺炎病毒mRNA疫苗的美國新創上市公司,在此期間股價足足上漲了10倍以上。
韓國也是相同情況,從製作口罩的公司到病毒快篩試劑、疫苗等,只要稍微有一丁點相關的公司,股價最多上漲30倍,最少也上漲了5∼6倍。原先是邊陲地帶的小企業賽吉( Seegene),在美國被介紹為快篩試劑公司,股價從1萬韓元左右,飆漲至16萬韓元。新豐製藥的Pyramax有望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治療劑,消息傳出後,原本6000∼7000韓元的股票便上漲至21萬韓元,而賽特瑞恩(Celltrion)就更不用說了。
疫情下無法聚會和外出,隨著宅在家生活的開始,室內裝潢需求爆量,相關概念股全部都創下新高價,由於遠距離辦公,筆記型或桌上型電腦的需求突然暴增,全世界都出現了半導體短缺現象。結果,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美國微軟、台灣台積電都創下了歷史新高價。此外,此前因各種利益問題而受阻的遠距離診療,在「暫時性作法」的前提下全面開放了。與此同時,遠距離診療相關概念股果然也上漲了好幾倍。
歷史會重演
看到這種狀況,我傾注全力尋找「從無到有」和「從有到無」。
我的個性是一發現什麼的話,就會盡最大可能的去翻閱過往歷史,而我對於歷史會重演這件事,深信不疑,這也是我每天凌晨觀察行情寫下《訊號報告》的理由。寫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整理了重演的歷史,小到連出現一個新話題,對我而言都是一個重要的大訊號。
大家應該都知道克流感(Tami¬u),這是2009年讓全世界陷入恐慌的H1N1新型流感的治療藥劑,因而也廣為人知。開發此款藥物的公司是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在1992年初創期時,這家公司只是一家市值2億多美元的中小型製藥公司,不過因為 1996 年生產克流感這款藥劑,吉利德快速增長10倍以上。「H1N1新型流感」特別是對韓國造成相當大的問題,僅在韓國國內就有74萬人被感染,因此也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恐慌。
克流感的出現,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是「從無到有」(治療病毒的藥劑),但從疾病的角度來看,則是「從有到無」(消滅疾病)的契機,而這是產業重新正常化的關鍵要素。
霧霾呢?
隨著霧霾的出現,連帶導致目前還沒實現的人工降雨相關概念股─乾冰製造公司的股價也急劇上漲。
那非洲豬瘟呢?
在2016年以後,禽流感和非洲豬瘟的相關概念股,也創造了歷史性行情。
突然出現的大選候選人呢?
2021年成為第20屆總統候選人的前監察院院長崔在亨,和前檢察總長尹錫悅,都是原先沒有,而後出現的新候選人,所以幾乎所有相關概念股票都暴漲。
從這裡面來看,這個「從無到有」的觀點,也有助於抓住巨大機會。
2020年3月,由於新冠肺炎導致的災難支援金,美國發下現金紓困金之際,所發生的這些事,就是代表性例子。這筆資金堪稱史上最大現金流動,使得美國股市整體大幅上漲,每當現金紅利發下來時,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都會刷新高價,這個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而現在我們即將遭遇的是:2021年10月以後,美國現金紓困中斷,以及2022年初美國聯邦準備系統(Fed,聯準會)的利率上調和縮減量化寬鬆,將帶給我們「從有到無」的一連串衝擊。最終,可以體認到帶動整個市場股價的漲落,就是由這兩個重要因素所引起的。
股票做得好的方法
我再說一遍, 股票做得好的方法,只要具備能區分從無到有,和從有到無的眼光就可以了。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呢?但是要具備這樣的眼光是非常困難的事,而且如果此觀點變得更為銳利的話,那麼就能提前掌握「好像要消失了」和「好像要出現了」的訊號。
比如說「用鐵鎚釘釘子」,這聽起來很簡單吧!但是仔細了解後,你會發現從一開始釘,到最後把釘子完全釘進去的過程並不容易。因為你需要有拿起鐵鎚的肌肉力量,以及集中力,還有在釘釘子時的力量調節力等,當然也無法只用聽的方式,就能學會釘釘子的原理。
因為還有另一個最重要的關鍵──那就是要每天做。筋肉的練成並非一蹴可幾,你想提高肌力能有偷懶的日子嗎?當然每天都要動,持續跑完全程後再喘口氣,沿路持續調整,還必須每天都吃進食物,並透過食物攝取營養來增強體力。
為了做好股票,你也有必須要做的事,而且還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就是「觀察」。每天都必須觀察,那觀察什麼呢?所有和股票相關的一切。如果你希望用股票實現薪水自由,改變出身,為了符合你的雄心壯志,你需要觀察的範圍就會非常大。賺賺零用錢、每月100萬韓元,或者是達到月薪的程度,乃至每個月千萬、億元等,目標越大,你必須觀察的東西就越多。
每天記錄並累積觀察,到某一天發現異常現象,把異常現象和過去累積的數據做比較後,預測股價。
掌握現在非常小的「訊號」,和過往的前例做「連結」,再實現未來的「想像」。
這個觀察對我而言,是每天凌晨寫下的行情報告,累積的觀察就是「知識」,而且這種知識是股票投資原理的關鍵核心。
(本文摘錄自《社畜的財務自由計畫2》,樂金文化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