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哪來妖風?北市帳篷遭吹翻、腳踏車飛天 日籍女觀眾慘受傷

猴痘疫苗預約有BUG?羅一鈞:轉檔異常、但一定打得到

買房、存股或存房、買股? 專家曝「兩難兩易」:選這存錢變容易

報系資料照/記者陳正興攝影
報系資料照/記者陳正興攝影

【撰文・茉園存股隨筆】

該「買房、買股」還是「存房、存股」?

有人問我,該先買房還是買股?

我的回答是,你應該要問:「該先存房還是存股?」

重點不在於房與股的先後,而是「買」與「存」,有什麼不一樣嗎?

買與存的意義,基本上還是有差的,對我來說,「買」,是一個進行付錢交易的動作,是短暫的,「存」,是進行了買的動作後,保有買的物品並能長期持有的狀態,是長久的

舉例來說:買股,是指付錢買了股票;存股,是將買下的股票長期持有。

買房,是指付錢買了房子;存房,是將買下的房子長期持有。

以我個人在存房與存股二十年來的經驗,下的結論是 : 「買房難,存房易;買股易,存股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講「買房」吧,我認為有二難。

一、精神難:要下定決心,買一間房子,需要耗費的精神很多,需要不斷的看房,而且要研究該存多少頭期款,該如何貸款,等到一切決定了之後,簽約「買」了,付出買房的第一筆錢,才算完成,這是難事之一。

二、持續難:要「完整」的把這間房子買下來,擁有完整的權利,就是在持續二、三十年的貸款繳清後,才能真正擺脫「買」的過程,這是難事之二。

再來是「存房」,我認為有二易。

一、穩定易:當我們確定買了房子後,接下來會開始進住,實際生活在房子裡,所以,我們不太可能短時間內就再把房子賣出去,所以會很穩定的住下去。再加上房子給我們的安定感,我們大概可以確定這間房子已經被我們「存下來」了,至少短期內不會再有變動了,所以這是易事之一。

二、儲蓄易:買了房之後,每月固定的房貸,會讓我們強迫儲蓄,有這一層「正面的壓力」,會神奇的改變很多人的用錢習慣,可能會思考哪些僅是「想要」而不是「需要」的物品,繼而將之捨去,省下來繳房貸,用「繳房貸」來將錢存在房裡,這樣來說,存房是不是變得容易了?這是易事之二。

接著是「買股」,我認為有二易。

一、門檻易:買股門檻不高,尤其現在零股交易方便,只要幾十幾百元就可以買股,而且手續方便,只要到券商開戶就行,跟買房動輒數十萬百萬以上的金額,而且程序煩瑣,相對來說簡單很多。所以這是易事之一。

二、心態易:因為買股門檻不高,所以導致人們心態上會很容易受到外界消息的影響,常常聽到哪支股票的利多就買哪一支,哪一支利空就賣掉哪一支,導致無法長期持有,頻繁操作,買賣股票就像在菜市場買菜一樣簡單。所以這是易事之二。

最後是「存股」,我認為有二難。

一、人性難:存股是把買的股票長期持有,不輕易賣出,能忍受市場的動盪而波瀾不驚,以人性來說,這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這是難事之一。

二、累積難:小資族存股一開始,累積股數的速度很慢,常常存了大半年,發現仍然只有幾張股票或一些零股而已,領的股息又不多,無法存到心目中的「基礎部位」,如果又遇到下跌帳面損失,繼而對存股失望,而改做價差,尋求飆股,聽信名師,股票在手中進了又出,出了又進,甲進乙出,乙進丙出,這樣何來的存股呢?所以這是難事之二。

那麼,對於「存房」或「存股」,該有的心態是如何呢?

有人會喜歡用二分法,覺得應該先存房或先存股,但是,其實,存房與存股並沒有絕對的先後關係,應該依每個人不同的情況決定。

我的建議如下:

一、如果您是比較無法克制自己花錢欲望的人,就先存房吧,依我以上的敘述,存房相對於存股,是比較容易的,乾脆先買了房子,用貸款來強迫自己儲蓄,人是很神奇的生物,一旦想到有一天房貸繳不出來,要面臨自己的房產被法拍的時候,拼了命都會把錢掙下來、存下來,不該花的絕對不花。(我指的是一般正常人,至於少數奇葩例外,就不討論了)。如果選擇先存股,要面臨「強大的人性考驗」,會不會今天忽然想花錢的癮又來了,就說服自己說這個月先不存了,下個月再繼續存,或是覺得錢不夠用了,把先前存的股票再賣出一些,以取得現金來花用,這樣,您不但存不了股,亂花錢的習慣也改不了,不如存房去,不要存股。等到房子真的存到了,貸款也繳完了,您的資產至少有一間房子了,再來存股。

二、如果您是自律性很強的人,而且又物欲不高,不會亂花錢,每個月都有固定的金錢「結餘」,那就選擇先存股吧,因為您存錢的速度比起一般人,相對快又穩定,存股起來,速度絕不會慢,而且如果您剛好又有「整數強迫症」,存不到一張,會渾身不對勁,就會努力把它補到一張,或是存到9張,也覺得不對勁,就會想存到10張,然後省吃儉用,一股一股、一張一張的累積下去,這樣自律心很強的人,其實不需要急著去存房,就先存股吧,而且好處是,您愈早存股,享受「複利」的年限就愈長,將來享受的資產增值報酬率會很驚人的。再來,當您存股到一定程度後,累積的股息足以讓您支付未來買房的房貸時,就可以毅然決然「以股息養房」,開始買房,這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嗎?

三、如果您是介於以上兩者之間的個性,或是您的薪水非常穩定,每年薪資也穩定的增加,在能力許可下,可以存房與存股「同時並行」,或是「先存房數年,再開始存股」,因為您存房數年後,薪水也增加了,多增加的薪水就可以存股。也可以「先存股數年,再開始存房」,先存股所累積的資產,無論是要賣出用來買房,或是用股息支付部分房貸,以減輕房貸壓力,都可以。總之,就依個人的情形選擇囉。

希望大家無論是存房或存股,都能大成功!

作者:茉園存股隨筆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該「買房、買股」還是「存房、存股」?

薪水 買房 薪資 資產 台股

延伸閱讀

等00878跌破15元就是進場時刻? 他:早買者「這價格」才開始虧

空頭時期00878就是「抱緊處理」! 專家:吃不飽但也不至於餓死

想進場台股前10大ETF可嗎? 專家曝投資心法:有台積電的先不要

買車等明年比較賺?新車配備齊全、中古價格優…「這兩檔」股票業績飆

相關新聞

股息只是左手配給右手? 大俠「房東收租金」比喻:不隨意賣掉印鈔機資產

「股息就是左手配給右手?」是許多投資人的疑惑。 YouTube頻道《說書人 JK》影音中解說,存股達人「大俠武林」所出的書籍《股息cover我每一天》中把股票比喻成農夫和房東,收穫果實或拿到租金也不會輕易賣掉資產,更提到會覺得股息是左手配給右手的投資人,是因為只想在一次除息後,立刻賣掉賺取價差的心態,最後更提醒,要用閒錢投資,才不會錯過了完整參與市場的報酬機會。

大多頭時代來臨?他問「還有什麼利空」 網指1關鍵時機

2022年受到通貨膨脹、烏俄戰爭、新冠肺炎等多重因素影響,投資大環境景氣不佳,不過有投資人表示,「Fed升息腳步暫緩,疫情跟戰爭都沒人在乎了,是不是要開啟大多頭時代了?還有什麼利空嗎?」其他人則指出1關鍵時機到了,才是利空的時間點。

若聯準會不升息就是利多?網搖頭:同樣崩…「這降了」才會噴

聯準會(Fed)貨幣政策會議(FOMC)在即,市場觀望升息趨勢。有投資人詢問「Fed不升息算是利多嗎?」其他網友則認為「如果真的不升息,美股創新高應該指日可待」,也有人擔心「不升息會崩,一碼最好」。多數人都不認為不升息等於利多,還有人直言「通膨真的降下來才是利多,不然現在不升未來也會升」。

「為什麼你應該買債券ETF?」他:殖息率很好…5%以上

2023年的今日,債券投資火熱,為什麼呢?因為「債券殖息率很好」,好到可以達到5%以上;好到可達到一般投資人認知的「不錯的殖利率」。

台股反彈能持續下去嗎? 分析師曝「三關鍵」:看這指標就好根本免猜

台股21日開高走高,金融股反彈,加上汽車股、百貨股等上漲,大盤指數終場收在15,513.45點,上漲93.48點,成交量2,201.96億元;三大法人賣超6.38億元。 台股的反彈是否會繼續下去呢?浦惠證券投顧資深分析師王倚隆(老王)於YouTube頻道《老王愛說笑》影音分享,他認為有「三個關鍵」:分別是「美股能否繼續漲」、「外資在期貨市場的態度」、「用技術面判斷」。

存股持有時間長…碰到股災是必然! 專家「從不All in」:危機就是轉機

會開始存股就是因為承認自己無法預判股價怎麼走,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說真的我無法判斷,因為如果我可以判斷,我不會存股,我會開始價差投資!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