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等明年比較賺?新車配備齊全、中古價格優…「這兩檔」股票業績飆

財經專家阿格力認為想買車的人,可以先緩緩等到明年。(美聯社)
財經專家阿格力認為想買車的人,可以先緩緩等到明年。(美聯社)

過去受到疫情影響,全世界的人開始買車解決交通問題,希望減少確診機率,所以新車賣得嚇嚇叫!但偏偏這時候疫情影響發生缺工、加上遠距辦公需求出現,大家就突然開始搶晶片了;此時新車就更拿不到,就只好回頭去買二手車,也造成這波二手車價的瘋狂攀升。

但現在的狀況怎麼樣了呢?財經專家阿格力幫大家做好了功課,分享他對後疫情時代的車市狀況的看法。

以下為影音內容:

中古車在過去兩年以來,因為疫情的關係,新車缺晶片交不出來,導致二手車價變得非常貴。

所以也讓台灣一些二手車相關的股票,它們的EPS非常好,例如裕隆(9941)或者是和潤(6592),這兩家公司都受惠於二手車的需求上升,以及二手車價的提高,放款的量和數目都增加之下,自然而然業績就越來越好

想買車的再等等!明年體驗會更好

明年會是比較好的時間點,如果「買新車」有機會得到比較完整的新車配件。

舉例,前陣子去看保時捷,沒有買的原因就是方向盤調整從電動變手動,花那麼多錢買這麼貴的車,方向盤竟然是手動調整,就感覺好像少了一點什麼;甚至TOYOTA原本買車會給兩支鑰匙變只給一支,都是因為缺晶片的關係。

而倘若是要「買二手車」者,明年有機會比較便宜。

看到美國汽車庫存的情況,從歷史上來看,美國的汽車庫存至少都會有80萬台以上,假設沒有庫存會導致消費者等車等太久就不想買了,所以80萬算是正常的庫存水位。

但過去兩年疫情期間,最低的時候,美國新車庫存居然不到10萬台;台灣也有新聞報導,車廠沒交的車很多消費者訂車要等很久,這些都跟美國汽車庫存這個水位有很深的關係,因為美國汽車大國,除了有很多車廠外,本身也是需求很高的國家。

庫存回溫中 關鍵數據告訴你

為何2023年買新車跟二手車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呢?

美國汽車的庫存已經在慢慢增加了,這是一件好事不是壞事。

一般聽到庫存增加,恐會聯想到會是市場上沒人要買,但上述提到比較正常的庫存水位是80萬台,現在大概只有11萬台左右,不過趨勢已經向上,代表新車供應越來越順了,世界各國的造車速度,都已經逐漸地在恢復當中

上圖美國汽車產能利用率可以佐證,產能利用率逐步地提高。

所以交車都能夠順利的情況下,新車交的出來大家就不會搶二手車,自然而然二手車價就會那麼高了

這樣的趨勢也開始顯露出來了,例如雖然美國的CPI年增率超過8%,但若從美國二手車的CPI來看,8、9月其實都是月減的情況

結語

研究投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除了能夠在對的時間點買東西在比較漂亮的價格外。

換個方式想,是不是車用相關的供應鏈在熊市的情況下,股價都「七零八落」,但是現在正在積極的補庫存,等到明年,若股市真的落底往上走了之後,相信車用的概念股又會是盤面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焦點。

◎本文內容已獲 阿格力的生活投資學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9941裕融 6592和潤 新車 中古車 保時捷 TOYOTA CPI 美國 EPS 阿格力

延伸閱讀

熊市要貪婪...複利比原子彈可怕!專家分享股利再投入「三原則」

0050可以賺價差、0056買了忘記它 施昇輝:打敗通膨也贏定存

台灣人對ETF過於盲目!「4件事」必知 專家:選對標的 跌反而更開心

股市跌越兇越好...熊市為上天給的禮物! 他:累積資產期間更該留在市場

相關新聞

外資大減期貨多單準備「大逃殺」了? 分析師:確實跟大盤指數高度連動

外資27、28日貨多單都剩下四千多口,是不是要逃命了? 對此,浦惠證券投顧資深分析師王倚隆(老王)於YouTube頻道《老王愛說笑》影音表示,外資在期貨市場多單的未平倉水位,確實跟台股的大盤指數呈現高度的連動,持續出現期貨市場多單持續大減,甚至轉為淨空單的留倉,就要很注意了;若是同步在現貨市場也有賣出的情況,這樣子對台股的傷害就更大。

存股就選高股息、殖利率標的準沒錯? 專家:穩定配發但沒成長就代表縮水

上半年是台股公佈財報與發佈配息的高峰期,但去年企業經歷升息、庫存過多、原物料通膨,「穩定配息」的挑戰也更大,投資人也對今年的數字半信半疑,是時候再認識「高殖利率」 題材,避免踩中這三大雷區。

散戶習慣追高殺低又猜頭摸底?網曝4字才是真韭菜做法

股市操作不易,一般散戶若是跟風投資,很可能出現追高殺低、猜頭摸底的情況,最後慘遭套牢虧損。有網友好奇「散戶的習慣是什麼?」對此,其他人則直言「高買低賣」才是標準「韭菜」散戶做法。

ETF、股票「借券」爽當包租公! 她試算:百萬本金一個月最高可有1萬收入

理財達人摳摳(懶錢包Lazywallet)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手中持有好多股票、ETF,比起放著不管,只要善用「借券」機制就有機會多賺一筆,甚至每月都可以領到利息,等於多了一筆被動收入。

陸半導體3倍薪搶人…看破「養套殺模式」! 業內人士曝:已經走一波

大陸官方有意擴大扶持中芯、華虹、華為等陸資半導體廠,相關指標陸企近期對台灣半導體人才展開新一波挖角,透過「化整為零」方式,鎖定台積電(2330)、聯電等大廠製程與設備整合工程師,開出三倍薪資條件,引發PTT熱議,網友直言是「養套殺模式」,但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已經去很多人了」。

加權指數過去19年報酬率是632% 專家:指數化投資本金夠…未來都會財務自由

市場就是會波動,股價就是會漲跌,所以我們應該要想辦法掌握波動,學習從漲跌中賺到報酬,但這件事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