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睽違14年奪冠!大谷翔平2勝1救援破4成打擊率 獲頒經典賽MVP

大谷翔平再見三振楚奧特!日本擊退美國奪經典賽第3冠

股市底部到了?他萬三進場問「All In還分批買」 網起哄:能忍就進

網友詢問現在投資台股是否應分批進場。(本報系資料庫)
網友詢問現在投資台股是否應分批進場。(本報系資料庫)

台股持續震盪,有投資人表示,有規劃一筆資金打算用分批買入的方式,近日觀察股市有反彈,又有分析師聲稱「短期底部到了」,讓他猶豫是該All In還是先進場50%就好。對此,不少網友建議All In,有人直言「可以忍受下跌就是All In」。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本來已規劃好了,14000點開始分批買入,14000點買20%、13000點買20%、12000點買20%、11000點買20%、10000點買20%,目前看到13000點,於是慢慢進場,已買入30%資金,但已漲了2天了,一堆分析師說短期底部到了」。

該網友詢問,「現在有2個選擇,一,樂觀派,台股沒問題,可以all in了;二,中庸派,先進場資金水位的50%,之後觀察,有跌再分批買,還有資金該all in,還是先進50%再觀察?」

其他網友則留言建議「先all in,跌了再all in」、「我今天解定存歐印了」、「可以忍受下跌就是歐印」、「all in加空,拉上來是給你空的」、「我教你,如果這裡是底了選1,反之則選2」、「我也空手,等崩盤中」、「早就信貸ALL IN了」、「什麼操作都可以賺錢,但操作邏輯一直變,只有賠錢一途,絕無例外」。

還有網友留言「空手等美股大崩盤」、「分析師就最不準的,還信」、「你都做好規劃了不實行你做規劃幹嘛」、「照你的規劃不是要40%資金在場內了嗎?是在?」、「等下週fed講完話後再判斷也不遲,但無論怎樣都沒人可以說現在是不是低點,都事後驗證的」、「等那久的低點..快歐印..晚了就沒了」。

台股 美股 PTT

延伸閱讀

等00878跌破15元就是進場時刻? 他:早買者「這價格」才開始虧

停車場空蕩蕩卻不停!通霄車主全停人行道 網分兩派戰翻

Google Pixel 7 Pro續航力拚三星蘋果誰贏?網不忍直視「拍照封頂,其他隨意」

省成這樣?尪逼她「1個便當跟2孩分食」妻子泣:持續12年了

相關新聞

台股反彈能持續下去嗎? 分析師曝「三關鍵」:看這指標就好根本免猜

台股21日開高走高,金融股反彈,加上汽車股、百貨股等上漲,大盤指數終場收在15,513.45點,上漲93.48點,成交量2,201.96億元;三大法人賣超6.38億元。 台股的反彈是否會繼續下去呢?浦惠證券投顧資深分析師王倚隆(老王)於YouTube頻道《老王愛說笑》影音分享,他認為有「三個關鍵」:分別是「美股能否繼續漲」、「外資在期貨市場的態度」、「用技術面判斷」。

存股持有時間長…碰到股災是必然! 專家「從不All in」:危機就是轉機

會開始存股就是因為承認自己無法預判股價怎麼走,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說真的我無法判斷,因為如果我可以判斷,我不會存股,我會開始價差投資!

「該買金融股或ETF?」他3年後想開店! 網揭2關鍵:定存就好

各種不同類型的投資所面臨的風險程度不一,依照不同的需求所適合的投資也不同。有投資人打算在3、4年後開店,預計在這期間每月投入2.5萬元買股,目前正在考慮金融股或ETF。但其他網友指出,3年並非長期投資,加上股市需面臨虧損風險,若以此條件建議他定存更為保險。

中華電(2412)差點賣掉全換金融股! 達人:股市崩更要持續「這樣做」

這樣換股操作有點追高殺低的感覺,不管是電信股還是金融股甚至是其它股票,投資股票的重點,都是必須要分散價格、分散成本,來讓投資的成本平準化,要是一次性賣掉又投入到另一檔股票,這樣成本大量集中在某一個價格,長期的風險會比較高。

美金搖搖欲墜?他想換回台幣卻被勸阻 網斷言:起漲點來了

歐美金融市場陷入快速升息引動的風暴,美國銀行陸續倒閉,美聯準聯合多國央行宣布,要透過提高「互換額度」的方式來增強美元流動性供應,讓民眾與企業都能順利取得融資。有投資人擔心「美金搖搖欲墜,該換回台幣嗎?」但其他人卻紛紛反問「換回來幹嘛?反而覺得是起漲點」。

定期定額遇到「長期鈍化」怎麼辦? 她提供2解法:不要管它

定期定額投資,遇到「長期鈍化」就GG了嗎? 來看理財達人摳摳(懶錢包Lazywallet)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的2個解法!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