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小白」不想被割韭菜? 神秘股神:進場前務必先做這動作

在股海煎熬十多年,曾經無數次慘賠畢業,終於成功做到每月賺進上億韓元(224萬台幣)的韓國神祕股神,他的血淚經驗與真誠告白,感動了無數質疑他成績的酸民!他要告訴股民:想要靠炒股賺進穩定收入,你該先用「小額測試」的方法來打造穩定獲利模式……
我有個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做生意的朋友,在某家公司工作一年後,自己開了連鎖餐廳,但一年後就倒閉了,他在同一個地方再開了一家餐廳繼續做生意。據說,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由於經濟不景氣,人事成本早已難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已經到了只剩蒼蠅光顧的地步,現在雖然正逐漸恢復,但情況依然非常不好。
這位朋友想開連鎖餐廳時,周圍的朋友大部分都勸阻他,尤其我還曾連續好幾天勸他說:「生活中只花生活費的話,休息反而是賺錢之道。」他還曾經因為這件事,對我有點不能諒解。最後除了精神上的痛苦以外,包含裝潢、人事費用、再加上其他費用等,共賠了1.5億韓元左右,不得不放棄經營。
事實上最讓人惋惜的是「沒有經驗卻一口氣就投入大筆資金」,因為賺錢的慾望太強烈,對家庭的責任感也很重,反而適得其反。他自己也知道創業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但最後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看情況,等待時機」並不如說的容易,這個朋友最終落得這樣的結果,就像是沒努力過,也沒有責任感一樣。因此在許多情況中,我們都需要花時間慎重做決定,若你只注重慾望,匆忙決定的話,就會像我這位朋友一樣。
這條路看似慢,卻是捷徑
股票投資也一樣,要盡可能等到好的情況到來,不管是要等待一天、兩天還是更久。我們的內心中總是會存有「想先買點什麼」的念頭,不知為何就會認為「不持有股票不行」、「必須做點什麼才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不是合適買點,也常會莫名買進某檔股票。說實話,那還不如什麼都不要做,情況反而會比較好。
對有投資經驗的人來說,這是很常見的情況,而且投資經驗越多,就越能同意這句話,雖然這種自討苦吃的錯誤買進經驗能夠讓你有所省悟,不過可以的話,還是希望你能盡量避開這種痛苦經驗。
股票需要以準備2∼3年左右的心態來打下基礎,就像學生時代在準備大學入學考試一樣,需要一段累積知識的過程。投資不可缺的兩種資源,就是錢和時間。
我想先問問你們,在進行真正的投資以前,就直接使用珍貴的金錢來進行測試,這是聰明的作法嗎?或者一直用小額練習,不期望報酬,只求累積經驗,直到熟練為止,才是明智之舉?大家認為的標準答案,我認為必須符合現實,才是真正的正確答案。
在累積經驗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很多時間,我認為在這段時間裡應該盡量節省資源,直到熟悉投資後,再投入真正的資金。你應該先打造出一套明智且有效的方法,再完整應用在股票投資中。
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輕率進行投資,或許能讓你現在馬上就有渴望的幾萬、幾十萬韓元進帳,讓你暫時增加一點生活費收入,但這種欠缺真正實力、光靠運氣的獲利,只會是一場短暫出現的幻影,未來必定會從你口袋中奪走更多錢。
如果在實力還遠遠不夠的時候,就因為貪慾沖天,而無法用客觀的角度冷靜看待自己,這時即使有人詳細剖析股票投資真實狀況,也無法說服你的心。這些話對沒有經驗的股市新手們來說,可能也很難完全認同。
但是實際進入股市後,就會透過一次次的經驗,逐漸領悟我現在所說的話,以及我所要傳達給你的訊息,但到那一天早已為時已晚,因為損失的錢也回不來了。
以上這些言論其實都是老生常談,但老手們越是苦口婆心建議的話語,你越需要傾聽,因為如果沒有經過反覆測試,那麼就會只有一顆急迫的心。買賣股票如果很簡單,那麼在新手時期一虧損就跑向銀行的我,老早在10年前就成為大財閥了。就是因為帶著那種急躁的心,才會經歷那失去的10年,我希望各位不要經歷類似的遭遇。
「現在回頭一看,既鬱悶又緩慢的道路,卻是最快的捷徑」。我希望大家能把我的真誠告白銘記在心,這是我歷經滄桑後的真心話,還有對大家的真誠心意,因為不是誰都能掏心掏肺的說這些,請你一定要銘記在心,千萬不要等到受到重擊後才省悟,現在就是改變的最好時機。
大多數投資者都不喜歡漸進的緩慢之道,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想尋找簡單的捷徑,但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真理,那就是世上沒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好東西這麼好的事。
就像窒息前不會知道空氣的重要性一樣,在你兜兜轉轉找尋捷徑的過程中,也不會意識到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因為你很難認知到最快的路,事實上就是土法煉鋼的老方法。
小額測試這樣做
如果不想因投資股票而再受到傷害,請實踐以下的小額測試:
① 請將股票帳戶設置為100萬韓元(約2.2萬台幣)以下。② 每檔股票最大比重抓10萬韓元(約2,200元台幣)。
③ 每檔股票分1∼5次買進。
這樣無論是獲利還是損失,大部分都維持在幾千韓元左右,只需要使用到很少的費用,便能夠充分累積經驗,因此小額測試就是能在股市用最便宜的學費,得到最寶貴經驗的方法。沒必要像別人那樣耗費幾千萬到上億韓元,小額也能得到我想擁有的所有數據。
如果像大學讀4年一樣,抱持著長時間的學習決心,並且在過程中至少進行2年的小額測試,相信你會走上一條損失和疼痛最少,且能比別人更快邁向成功的道路。新手時期,以小額交易來做測試,不會大量浪費時間,同時也是賺錢的捷徑,如果不這樣做,而選擇和一般散戶一樣貿然進場,資金很容易就會如流水般消失殆盡,最後收到失去時間和金錢,空手無所獲的滿江紅成績單。
當受到重挫後,會感覺人生是黑白的,就算你有勇氣克服痛苦急起直追,勇敢的重新開始,但籌措資金也需要時間,於是導致投資的進度會因此往後調慢兩三倍。面對這樣即使奮力向前也難以動彈的人生,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鬱悶的事呢?所以希望你一定要用小額,進行一段時間的測試,並從中積累經驗和實力。
那樣的話,股票就不再是一種痛苦,而是像遊戲一樣變得更有趣,直到最終做好投資股票的準備。缺乏股票經驗與實力的讀者,你是要急急忙忙投入所有家產,最後賠掉時間和努力存下的錢?還是要透過小額買賣,以最少的錢購買經驗呢?端看你的選擇。後者雖然看起來很慢,實際上卻是搭上了最快的財富超越特快車。許多人,更應該說大部分的投資者,因不遵守這個順序而飽受痛苦,希望你能接受,因為現在仍舊不嫌晚。
小額測試要注意的地方
進行一段時間的小額測試後,會開始有一定程度的成果,於是你會突然產生「我為何還要像現在這樣只做小額,如果能再多一點獲利,豈不是更好?」的想法,所以一定會有人因此心急的增加資金來進行買賣。
持續堅持只用小額進行測試,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容易。原因大致可分成兩種:
其中一種是,小額測試的結果,某種程度上來看雖然成果小,但當獲利累積以後,一看見比較多的錢,就很可能受到誘惑,畢竟人性就是如此;另一方面,在見到成果後,大部分新手投資者會有過度評價自己的傾向,不由自主的產生「如果真的投入更多資金進行買賣,就可以賺到多少錢」的想法,此時會出現擴大解釋的情況,讓人急速增加投入的資金,這一點就是最常讓人迷失的誘惑。
當你增加投入的資金後,當然也可能在幾天內獲得好結果,但大部分人卻會拿到一張完全不一樣的成績單。實際交易與小額測試不同,一旦開始交易,不順手的可能性非常高,這是因為當你投入絕對不能賠掉資金的實際交易時,買進的股票只要稍微上漲和下跌,內心便會強烈不安,這樣一來事與願違的可能性便會更大。這是因為,買賣股票的過程中,心理因素所占的比重更大。
另一種妨礙小額測試的原因則是,一點獲利都沒有。雖然用小額持續練習,但獲利卻不好,當然就看不見買賣的未來可能性和希望。如果持續沒有進展,就感覺不到自己真的有進步,這時就會對買賣方法產生各種懷疑,讓心情又變得急躁起來,「別人可以,我為什麼做不好呢?」、「我做的測試方向是對的嗎?」像這樣的負面想法,會伴隨火氣湧上心頭,而且會不斷打擊你的信心。
事實上,當你在股市中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如果沒有耐心和毅力,可能連做好一次小額測試都很困難。俗話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管好壞,「持續」是最需要跨越的難關。
對於下定決心要進行小額測試,或是目前還無法在股市穩定獲利的人,我想給你們的建議是,不管行不行都不要放棄,必須堅持進行小額測試。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想在股票上站穩腳跟,除了小額測試之外,沒有其它更好的成長方法,因為無論如何,股票需要累積一定的經驗,而經驗和經驗互相碰撞的地方就是股市,所以即使同一時間買賣同檔股票,結果也會截然不同。雖然很多人會因為買賣不順心,股票不大順利,而心生怨恨,但在成為股票高手前,任何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而你必須要了解一件事:或許真的有些人對股票有天分,但買賣股票絕非靠天賦,而是後天的努力。股市高手都是憑藉努力才獲得成就,不像優秀運動員一樣必須具備基本體能,也不像音樂家那樣,天生就要具有音感,我認為在股票上你努力多少,就會獲得相同的回報。如果股票必須憑藉天生的才能,那麼就嘗試一年左右,一旦判斷自己沒有才能就全部放棄,但是實際上,所謂與生俱來的股票才能,頂多只能讓你更快看到效果而已,那些現存的股票高手們,大部分都是經歷過好幾年的嚴重錯誤與失敗,徘徊掙扎是基本必經的成長過程。
我個人認為投資股票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真誠,而這種耐心或真誠並不是天生才能,更多是來自於經驗,至少在股票上是這樣的。
最好是在獲利自然累積之後,再慢慢往上增加資金,漫無章法的自行增加資金,必定會有副作用。如果不小看小獲利,而是慢慢堅持下去,總有一天就能實現大家想要的獲利,可能是每天100萬韓元,甚至1000萬韓元以上,再次叮囑你們,慢慢走小額測試之路,實力會越累積越強壯。
實力越累積越強壯,而且不會消失,它能讓原本只有10萬韓元獲利的人,變成100萬韓元獲利,讓100萬韓元獲利的人,變成1000萬韓元獲利。所以沒必要著急,盲目增加資金,反而會讓進度退回好幾年前。雖然這條路看似最慢,但請你謹記,最快的路就是慢慢走的平穩之路。
(本文摘錄自《我只炒概念股》,樂金文化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