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瑞信瀕破產他憂成下個雷曼 PTT曝「2事件本質」:完全不同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令其發行的信貸掛鉤票據價值暴跌,因而在台灣、香港發生「雷曼事件」。近日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傳出可能陷入財務危機,市場擔心瑞信成為「下一家雷曼」,致使2008年金融海嘯重演。PTT網友分兩派,有人認為兩者事件完全一樣,應儘速做空,但也有人認為兩事件本質差異很大。
有網友在PTT發問,「雷曼發生前的情況跟瑞信有相似嗎?目前看到的論點分兩派,一派認為早就已經反應了,新聞都報出來了,很多分析師、投顧都在講,所以不會有事。另外一派認為這只是剛開始ㄝ後面如果真的爆掉引發連鎖反應,那會引發金融危機」。
其他網友也分為兩派,認為兩事件類似的網友留言「不是相似,是完全一樣,你趕快凹身家空就財富自由了」、「一開始大家跟沒事人一樣,貝爾斯登到了以後,也只是抖一下,到雷曼的時候,經濟已經開始有影響了,然後新聞才開始爆炸,接著就真炸了」、「完全一樣,快點all in空單」。
但有更多網友認為兩者不同,留言「美國政府當初不爽救雷曼,所以釀大禍,現在歐盟不會讓瑞信倒,而且瑞信的衍生性商品部位沒像雷曼那麼龐大,雷曼出事前夕歐美的金融股可是30-40%在重挫的,現在連瑞信跌10%,都可以拉回平盤上」。
還有網友留言「差多了,瑞信基本上資產品質和流動性根本沒問題,只是有人在推特亂傳而已,這些人真的唯恐天下不亂」、「規模差很多」、「差別是我們已經有經驗了,當時沒碰過這麼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市場太恐慌」、「不一樣吧,美國抽資金歐洲信貸受害,雷曼是美國自己市場資金出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