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一直賣該怕爆? 內行投資人笑了:「奇蹟時刻」又降臨

台股3日終場收在13,300.48點,下跌124.1點,成交量1,677.71億元。(本報系資料庫)
台股3日終場收在13,300.48點,下跌124.1點,成交量1,677.71億元。(本報系資料庫)

近日股市變動幅度大,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收跌破底,台股3日終場收在13,300.48點,下跌124.1點,成交量1,677.71億元。有投資人好奇發問「外資一直賣會怎樣?」PTT網友解答,這是奇蹟的財富分配時刻,「殺越多未來的價差越大,代表財富重分配的比例越高」。

一名網友在PTT詢問「外資一直賣會怎樣?」該網友表示,「美國FED 年底前還要再升5碼 : 我們台灣落後太多,也不可能一次就跟,那如果台股被狂殺,一些今年也很賺錢的公司EPS比去年好 : 但股票被外資倒貨,被腰斬再腰斬,那明年除息會怎麼樣?」

該網友表示,「除息後會不會很慘,左手換右手的概念?然後還要繳稅,既然政府要刺激股市,乾脆把二代健保的魔手停掉,不然股票虧錢了還要繳稅?我是說如果政府要刺激股市的話,做法很簡單,但為何不做?二代健保的魔手可否取消,或著降%?」

有網友回文直言「這問題很好笑,想想去年飆漲的時候,大家都說如果還能再一次金融危機 每個人都打算貸款歐印財富自由,結果兩年不到,股市又開始了大量的回檔,結果反而在問外資一直賣要怎麼辦」。

回文的網友表示,「歷史上平均五年才會有一次大幅度的回檔,結果這次不用兩年就等到,可以說奇蹟般地上帝又帶來了一次財富重分配的時刻。殺越多未來的價差越大,還沒探底前,做好準備都還來得及,殺的越多代表財富重分配的比例越高」。

其他網友紛紛留言「來逛股版的還不懂把握賺錢的機會,成天仇視富人的人,只會讓自己離資產越來越遠」、「其實一般人多空轉換很難馬上改變,很多人都講得很容易,多空轉換至少停損要做到像呼吸一樣自然,問題是自己被套的時候要砍股都要想很多天,更何況是順勢做空」。

還有網友建議「大環境沒QE也不想做空,可以轉美金定存啊,版上討論正夯,其實股市如果跌到相對低點,也可以進場佈局,看個人理財的需求和風險承受的能力」。

外資 台股 PTT 理財

延伸閱讀

他想買006208卻憂會跌停? 網笑翻曝「2最佳進場時機」

折損70%才放手航海王!他投資慘賠4年學費 網反趁機進場

整理包/0056老牌高股息ETF…專家看配2.1元「能填息嗎?」 一表看歷年填息天數

股市一直下跌時能聊啥? 投資人自嘲:討論公園哪裡還有空位

相關新聞

外資大減期貨多單準備「大逃殺」了? 分析師:確實跟大盤指數高度連動

外資27、28日貨多單都剩下四千多口,是不是要逃命了? 對此,浦惠證券投顧資深分析師王倚隆(老王)於YouTube頻道《老王愛說笑》影音表示,外資在期貨市場多單的未平倉水位,確實跟台股的大盤指數呈現高度的連動,持續出現期貨市場多單持續大減,甚至轉為淨空單的留倉,就要很注意了;若是同步在現貨市場也有賣出的情況,這樣子對台股的傷害就更大。

存股就選高股息、殖利率標的準沒錯? 專家:穩定配發但沒成長就代表縮水

上半年是台股公佈財報與發佈配息的高峰期,但去年企業經歷升息、庫存過多、原物料通膨,「穩定配息」的挑戰也更大,投資人也對今年的數字半信半疑,是時候再認識「高殖利率」 題材,避免踩中這三大雷區。

散戶習慣追高殺低又猜頭摸底?網曝4字才是真韭菜做法

股市操作不易,一般散戶若是跟風投資,很可能出現追高殺低、猜頭摸底的情況,最後慘遭套牢虧損。有網友好奇「散戶的習慣是什麼?」對此,其他人則直言「高買低賣」才是標準「韭菜」散戶做法。

ETF、股票「借券」爽當包租公! 她試算:百萬本金一個月最高可有1萬收入

理財達人摳摳(懶錢包Lazywallet)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手中持有好多股票、ETF,比起放著不管,只要善用「借券」機制就有機會多賺一筆,甚至每月都可以領到利息,等於多了一筆被動收入。

陸半導體3倍薪搶人…看破「養套殺模式」! 業內人士曝:已經走一波

大陸官方有意擴大扶持中芯、華虹、華為等陸資半導體廠,相關指標陸企近期對台灣半導體人才展開新一波挖角,透過「化整為零」方式,鎖定台積電(2330)、聯電等大廠製程與設備整合工程師,開出三倍薪資條件,引發PTT熱議,網友直言是「養套殺模式」,但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已經去很多人了」。

加權指數過去19年報酬率是632% 專家:指數化投資本金夠…未來都會財務自由

市場就是會波動,股價就是會漲跌,所以我們應該要想辦法掌握波動,學習從漲跌中賺到報酬,但這件事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