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0萬該置產還是投資? 施昇輝:房子是確定的,股票是想像的

「房子是確定的,股票是想像的。」樂活大叔施昇輝認為手上有一筆錢的話,還是買房子優先,而不是拿去投資股市。
施昇輝日前於YouTube頻道《品觀點》中表示,現代人不要太早放棄買房的夢想,「很多人說買房子一輩子做屋奴,但如果租房子才是一輩子做屋主的奴隸。」
以下為影音內容:
買房子不一定會賺錢,住在裡頭房價跌了,但是住在裡頭的房子確確實實存在,沒有減損;但如果是買688元的台積電(2330),跌了25%,股價低於500元,財產就是踏踏實實的損失了25%。
即便投資專家說,台積電(2330)總有一天會回來,但是誰能確定呢?
還有投資專家說,如果一年股票的投資報酬率是7%,依據「72法則」計算(10年就會翻一倍),但是房子10年不會翻一倍,不過誰能保證每年都可以賺到7%?
手上有200萬該買房還是買台積電(2330)?
去年三月份的時候股市還很熱,當時PTT上就有網友發問,手上有200萬元該去買房(頭期款),還是買台積電?
若買台積電大約可以買到3張(600元以上)現在還在賠錢,但是如果200萬去買房,房子還是存在,且去年第一季若真的買房了,到了去年第四季一定會很開心(漲價)。
200萬現在的頭期款是兩成,所以可以買到1000萬的房子,不過現在台北是很難買得到1000萬的房子,但不用一定要買台北市,何不買新北市。
建議兩個地方當「第一間自住的房子」,一個是「汐科」另一是「樹林」;因為汐科坐兩站台鐵區間車就到南港,就開始接捷運了,不要在大北台是買房子太貴了,更不要買在捷運正上方(共購宅),應該拿時間去換錢。
樹林也是兩站就到板橋,也可以接捷運了,房價一定比板橋便宜很多,大家要懂得用時間來換錢。
很多人一輩子可能只買得起一間房,所以第一棟房子不是要用來賺錢的,是自住使用,第一套房子買得起最重要,所以不要管房子會不會增值,地點不要偏僻就好。
所以首購自住屋子有推薦的三個條件:
1.老公寓
不要有電梯,只有樓梯的老公寓房價也會相對比較親民;且老公寓很大的優點是沒有公設。
2.不要買停車位
大台北地區真的不需要開車,有200萬買車一定可以,但是買房子可以自住更好,車子一落地就是折價的開始。
3.離捷運站遠一點
很多人買房要捷運站近也要有電梯、停車位,是因為往後房價增值,但是設定第一棟房子是買來住的,就不一定要追求它的增值性,第二棟房子再去追求增值性。
買房子還能賺錢
跟銀行貸款1.5至1.8%,把錢拿去買那家銀行的股票,股息的殖利率5%。
假設在兆豐金(2886)借款,就去買兆豐金(2886)的股票,就吃它豆腐,付給兆豐金(2886)1.8%的利息,從股息賺5%;你當我房子的主人,我當你銀行的股東。
現在房貸利率那麼低當然不要急著還,拉越長越好,因為拉得越長股息收入越多,不要太早放棄買房的夢想。
本文內容與 品觀點 合作產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