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股息」當「利息」 達人:填息才算賺到...不然就是配本金給你而已

配息所發的錢,要等到填息之後才能算是真正的賺到。 本報系資料庫
配息所發的錢,要等到填息之後才能算是真正的賺到。 本報系資料庫

最近有不少高股息ETF即將配息了,不過我發現很多人常常會被配息的數字給迷惑,把殖利率誤當成銀行利率,把「股息」當「利息」看。

股息與利息最大的差別,在於一個會扣本金,一個不會。

例如你把100塊存在銀行,3%的利息代表你一年能額外領到3塊,本金連同利息變成103塊;但是同樣100塊放到3%殖利率的股票裡,雖然領到了3塊的股息,不過這相當於企業從錢包裡掏錢給你,所以你的本金會減少3塊,剩下97塊,總和還是100塊不變。

唯有當97塊的本金漲回100塊,你才算真正賺到企業發放的股息,這個過程叫「填息」。

所以投資高股息ETF該看的並不是殖利率,因為無論殖利率是3%,還是30%,如果沒辦法「填息」,那就是不停地配本金給你而已。

我認為,要評斷一檔高股息ETF,最適合用的指標是排除股息影響的「還原漲幅」。拿這項指標和大盤比,如果它在多頭時期比大盤更強,到了空頭又能比大盤抗跌,那幾乎不用懷疑它的「填息」能力。

這是投資高股息最重要的前提,如果具備了「填息」能力,那你再來考慮到底是要「殖利率」高一點,還是「配息頻率」高一點,或是「費用」低一點。當然,更用心一點還可以觀察ETF投資組合的體質與基本面,畢竟這也關係到ETF的長期趨勢。

今年是空頭年,我也統整了大多數高股息ETF今年以來的表現,給大家參考。

撰文作者:陳相州

臉書社團「股市第一現場-關鍵資訊解密

粉絲團專頁「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內容已獲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

ETF 高股息 配息 股息

相關新聞

想每月領息那「這件事情」必知! 他用台積電舉例:120元省下來

近年來ETF存股蔚為一股風潮,其中以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是季配息裡最為知名,許多網路高手甚至打造了「月配息日曆」,分散投資就能12個月,每個月都領到股息。

台股連漲!他憂心「無基之彈」是陷阱 疾呼最後逃命波反被酸爆

近期台股連連上漲,有投資人質疑是「最後逃命波」,他指出,近期上漲都是科技股一支獨秀,他擔心「沒有基本面的『無基之彈』真的能夠長久嗎?會不會只是引誘韭菜上當的陷阱?」其他人則認為,每次上漲都會有類似的主張出現,根本「逃不完」,有人建議他,如果會擔心就買高股息ETF,不必擔心漲跌或急著「逃命」。

中國該抄底還是被抄家!2023年第一季GDP年增4.5%準備起漲?

到底中國產業對未來展望又是如何看待?直接觀察PMI指數就對了,最新公布的四月PMI同樣不樂觀,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49.5,另外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則為49.2...

戰爭未止、通膨持續「台股卻狂漲」 網4字曝真相:錢太多

台股22日小幅上漲,盤中最高達16202.92點,大盤指數終場收16180.89點,上漲5.97點,成交量2470.46億元,三大法人買超73.59億元。有投資人好奇「從年初到現在的漲勢原因」,其他人則直言是「錢太多、利空出盡了」,還有人直言「誰規定股市要跟著景氣走的,股市本來就一個願買一個願賣」。

兩岸旅遊重啟長榮、華航看漲?網悲觀曝「跌價關鍵」:恐迎倒貨潮

兩岸開放,航空業擴大增班。航空雙雄均表示,正緊盯政策變化,規劃在現有基礎上增班,在兩岸互利的前提下,預期我方赴陸旅遊規模將擴大,航空業熱度也將引爆。PTT網友表示,航空相關股票有望看漲,但也有投資人認為,即使兩岸開放旅遊禁令,吸引力也不高,加上載人比載貨更不賺錢,且航空淨利仍低,恐反而迎來「倒貨大潮」。

股票抽籤懶人包流程一次看!四點準備事項:只能提出1個帳戶去申購

每次股票抽籤,只能提出1個帳戶去申購,多家券商重複申購將 「全部取消」...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