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是詐騙!國稅局2月寄發補稅單 民眾記得補繳以免挨罰

民法刪父母「懲戒權」 林月琴:防止假管教真虐待

行政院會今天拍板民法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父母「懲戒權」。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期待此次修法對減少假管教之名的兒童虐待行為有所助益。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會今天拍板民法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父母「懲戒權」。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期待此次修法對減少假管教之名的兒童虐待行為有所助益。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會今天拍板民法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父母「懲戒權」。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根據兒童權利公約精神,兒童應被視為獨立的個體,需要的是尊重和溝通,而非教訓和打罵。民法親子懲戒權修正的目的並非限制家長管教孩子,而是去除「懲戒」觀念,防止暴力成為管教方式,期待此次修法對減少假管教之名的兒童虐待行為有所助益。

我國民法規範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為避免遭誤用或作為暴力行為藉口,行政院會今天拍板民法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懲戒兩字,改為「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之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之人格,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

林月琴表示,目前我國法律實務經常可見「刑嚴民寬」的狀況,原因除了「傷害罪」的刑責較輕,涉及民事案件的逾越懲戒權爭議則多與離婚、扶養、親權或監護權歸屬有關。如果認定較嚴格則可能造成較廣泛的影響效果,導致法院在「以身心暴力方式作為家長懲戒權的手段之一」的認定上,較為寬鬆。未來如果新修法條通過後,即刪除「懲戒權」的概念,除了避免混淆懲戒與管教的概念內涵外,也明示保護教養的手段,不可對子女為身心暴力的行為。

林月琴指出,瑞典就在1979年就已經拿掉懲戒權,目前連「不打不成器」的亞洲國家日本、韓國也都已經拿掉懲戒權,台灣也應該要走在前端才對。

林月琴說,政府應該提供更多配套措施,例如提供父母喘息服務等,目前家長的困境以「缺乏親職教育知識」為大宗,衛福部已經製作過「正向教養手冊」提供0-6歲幼兒家長相關的教養心法與策略,另外也在部會官網提供親職教育相關教材,包含教養子女技巧、預防偏差等主題的參考資料,但還是建議相關部會搭配修法,也可以同步更新相關資料及內容,並提出更多教養實際案例作為家長們的參考。

子女 民法 父母

延伸閱讀

民法「懲戒」二字 藍委憂造成社會更大爭議

父母無懲戒權 家長團體:養不教父母之過、配套要周全

父母注意! 政院刪民法「懲戒」二字 身心虐待將重定義

公務員之死...綠委盼制定反霸凌專法 保障勞工、公務員

相關新聞

民法刪父母懲戒權 情節嚴重可停止親權

行政院會昨天拍板民法第一○八五條修正草案,刪除「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等文字,要求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

兒少法修法 體罰視為身心虐待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每年四至五萬件兒少保護通報案件,約一萬件與父母管教有關,衛福部在「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修法時...

兒保收治增 台大籲設兒童司

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是兒虐重要防線,台大醫院兒保醫療中心近五年收治個案數連年上升,從一○九年兩百三十四例增至一一二年四百四十...

兒保中心收案數連5年上升 台大醫院籲設兒童司預防兒虐

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是兒虐重要防線,台大醫院兒保醫療中心成立滿10年,院方統計,近5年收治個案數連年上升,從109年234例...

民法擬刪父母懲戒權 圖解兒少保護案件數 家內管教連年增

行政院會28日拍板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等文字,要求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不得有身心暴力行為」,情節嚴重者可停止親權。

藍委:空泛規定 父母困擾

行政院會拍板民法一○八五條修法草案,刪除現行條文中的「懲戒」二字。國民黨立委認為太過空泛,民進黨立委認為是在防止「假管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