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自拍驚見多人遭槍殺!男遊客玩高空滑索 竟拍到「克什米爾恐攻」畫面

NBA/巴特勒回歸上演關鍵罰球加籃板 勇士險勝火箭聽牌

星巴克「買一送一」加碼!再延長2天、一樣有星冰樂

超徵稅收先還債?王鴻薇打臉:3年超徵1兆3只還3千多億

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拋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還錢於民。財政部稱稅收超徵應優先用於還債。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今說,光是2021年到2023年超徵稅收已高達1兆3424億元,但2021到2023年還債金額不過3960億元,其他的到哪裡去?記者林伯東/攝影
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拋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還錢於民。財政部稱稅收超徵應優先用於還債。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今說,光是2021年到2023年超徵稅收已高達1兆3424億元,但2021到2023年還債金額不過3960億元,其他的到哪裡去?記者林伯東/攝影

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拋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還錢於民。財政部稱稅收超徵應優先用於還債。另有民進黨立委質疑有財政紀律問題。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今說,光是2021年到2023年超徵稅收已高達1兆3424億元,但2021到2023年還債金額不過3960億元,其他的到哪裡去?

針對國民黨團主張,財政部表示,歲入歲出賸餘扣除債務還本後之收支賸餘,將累計至歲計賸餘,供未來年度施政之融資財源,以相對減少債務之舉借,相關施政宜以優先順序為考量,普發現金不宜常態化,以兼顧財政穩健及國家發展。

王鴻薇說,去年超徵稅收創新高,昨天提出還錢於民,全民普發1萬元,提出來主張之後,賴政府躲躲閃閃,財政部甚至說「稅收超徵要優先還債」。有嗎?數字會說話,有數字有真相,以2021年到2023年來看,暫不把2024年的最新數字放進去,光是2021年到2023年超徵稅收已經高達1兆3424億元,稅收超徵不是去年才發生,不是說要優先用於還債嗎?2021到2023年還債金額不過3960億元。

王鴻薇表示,超徵1兆3千多億,還債不過3千多億,其他的到哪裡去了?財政部不是說要優先還債,但財政部自始至終沒有提出減債計畫,現在用這樣的說法遮掩牽拖。超徵稅收不應該被政府拿來浪費養側翼,還錢於民理所當然。

王鴻薇指出,有些民進黨立委出來說會有財政紀律問題,不應該隨便花用,對社會沒有好處。2023年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時,因為稅收超徵,當時蔡政府全民普發6千元。她直接點名綠委王定宇,質疑普發1萬元會搞垮國家的話,請問普發6千元是怎樣,蘇貞昌有搞垮國家嗎,要這樣酸蘇貞昌嗎?

王鴻薇質疑,前總統蔡英文能做,為什麼賴清德總統不能做?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能做,為什麼行政院長卓榮泰不能做?當時民進黨立委包括現任內政部長劉世芳擔任立委,一字排開說「稅收紅利,全民共享」。王說這口號真不錯,她現在拿來用,這不就是民進黨立委也認為這些紅利應由全民共享,怎麼現在開始雙標,是因為賴清德特別吝嗇摳門?

債務 國民黨 民進黨 王鴻薇

延伸閱讀

超徵稅收5283億元 王鴻薇:一人發一萬元僅需2300億元

藍揭中選會沒錢辦罷免 徐巧芯要曹興誠愛罷就自己出錢

吳思瑤批藍要發錢何不找縣市長要 王鴻薇斥前朝都能做

普發現金藍白無共識?王鴻薇:張啓楷贊成部分拿來發

相關新聞

還稅於民? 藍推動「還錢於民」普發1萬元

財政部日前公布去年超徵稅收五二八三億元,創歷史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天宣布推動「還錢於民2.0」,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

「還稅於民」修法 送出委員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初審攸關「還稅於民」的預算法第八十一條之一修正草案,國民黨籍召委賴士葆裁示完成初審送出委員會,由於朝野...

藍委推 普發現金法制化

去年稅收超徵五二八三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普發現金一萬元。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天表示,本會期若能擔任立院財政委員會召委,...

「錢去了哪裡?」 藍質疑3年超徵1.3兆僅還債0.39兆

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普發全民一萬元,不過財政部認為應優先用於還債。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昨天攤開數據質疑,二○二一至二○二三...

國民黨推超收普發現金1萬 許宇甄:不讓綠友友腦滿腸肥

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宣布推動還錢於民,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財政部稱優先償還債務,綠營方面則質疑將產生...

推長照3.0…超徵稅收 賴總統倡社會投資

去年稅收超徵五二八三億元,創歷史新高,國民黨立院黨團建議全民普發一萬元,並規劃修法,賦予普發現金法源。賴清德總統對於超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