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聯副 ‧ 為你朗讀82】唐捐/春服

春服
唐捐
春服既成
盛夏即將過去
沂水暴漲如吞象之蛇
我們騎著鐵馬
來到都更中的舞雩
看挖土機刨掉昔日
一起吹風的地方
冠者五六人來自
工務局。童子六七人
在鐵皮上塗鴉
你看,整座城市像一名衰老
而依然妖艷的倡家女
(噢,春光是流傳已久的謠言……)
經歷一場暴雨的打擊
躺在軟軟的沙發上
培養放蕩之力
我們也把
秋了的身體
套進新裁的春服
信步,向冬天走去
●說詩
寫詩的時候,常有一股神祕的「聲音」在牽引著文字。身為詩人,並不能完全順任它,還須抵抗它。純以聲音為主,則意念與形象會受到壓抑,有時會造成滑順有餘,蘊藉不足的後果。但也有人說,聲音、意象與情感是不能區分的,得其聲必能得其情。近年來,好像有一種秋天的聲音在指導著我如何造句,春風夏陽還在,但漸漸沉入底層。抒情詩常起於懷舊的心理,有時為了護衛美好的記憶或理念,必須介入世界,提出批評。然則牽動詩行的聲音,不只是聲音,那是長久以來知識與感應的總和。
(本專欄每星期六上線,敬請期待!)
【相關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