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HanFun】楚楚/關於漢婚儀式與籌劃 四之二:次要儀式

文/楚楚
本篇將針對漢婚的「次要儀式」稍作說明。我所歸納的次要儀式有「親迎禮、交拜禮、卻扇禮、對席禮」等,主要是指婚禮的重頭戲以外的其他禮儀,而這些禮儀在宴客呈現時也有一個共通點,也就是——不必準備額外的道具。
司儀稿的部分,首先會請司儀拖長音吟誦儀式名稱,接著針對禮儀內容淺白解釋,中間會交雜著「有請執事/新郎新娘……」的說詞提示動作,最後以「詩云」的結尾詩暗示堂上眾人該項儀式的結束。
1、次要儀式
(1)親迎禮
親迎禮為新郎迎娶新娘出閣的部分,通常有繁瑣的程序,也可以簡化後放入宴客儀式中作為入場的一環,與入場合併操作。又因為多數民眾對於傳統服飾「漢服」並無太多瞭解,我們特別讓司儀在新人入場行進的空白時間,一邊介紹新郎新娘的穿著。
【司儀稿】
親迎禮:(拖長音吟誦儀式名稱)
新郎親往,迎娶新娘。(講解禮儀內容)
新郎身著○○、頭戴○○、腰繫○○、腳踏○○;新娘身著○○、腳踏○○、手執○○。這是○朝典型的婚服,在大婚這一天,新郎可以借用官服成婚,所以有新郎官、小登科的說法。
詩云:窈窕出蘭閣,步步發陽臺,刺史千金重,終須下馬來。
(以詩收尾,也是暗示新人及禮賓該項儀式結束的訊號)
即使我們再三彩排,但是猴急的新郎依然大踏步往前走,沒有理會後面試圖透過放慢腳步營造莊重感的新娘。幸好新郎有乖乖在走廊盡頭停下來等待新娘,可惜我們之間指示動作的口令都被坐得近的賓客聽得一清二楚啦!提醒大家腳步一定要放慢、放慢、再放慢,端莊的漢服就是要透過緩步出威儀的。
(2)交拜禮
交拜禮最為人所知的是影視劇慣用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等等,然而誠如前面所言,我們並未選擇禮拜眾人或在眾人前跪拜,因而只以簡單的夫妻對拜三鞠躬禮作為儀式。
【司儀稿】
交拜禮: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新郎新娘面對面,夫妻對拜花堂前。一拜乾坤交泰,琴瑟和鳴;二拜鴛鴦比翼,夫妻同心;三拜龍鳳呈祥,佳偶天成。
詩云:中堂兩交拜,各自成禮儀。
同樣的,鞠躬從最高點至最低點也需要放慢速度,這需要司儀放慢語速與新人互相配合,可惜我們稍微緊張,不僅鞠躬速度略快,也完全忘記事前安排好的節拍點。這樣不但會給觀者帶來倉促感,更會讓攝影師不容易捉到好畫面,可說是我們婚禮中的一大遺憾。
(3)卻扇禮
卻扇禮是新郎取下新娘手中團扇的禮儀。前面新娘雙手捧扇遮面入場,除了是閨閣女子未嫁前不能隨意示人,也是表示羞怯,並給新郎及賓客帶來期待感。約莫如同西方婚禮「第一印象」的概念。
【司儀稿】
卻扇禮:
新娘雙手張扇,以示羞怯,新人交拜,方可將扇拿下。
有請執事捧扇。(透過司儀,給禮賓操作提示)
詩云: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新娘雙手捧扇之外,其實新郎將新娘扇面取下的動作,也是可以獨具美感的,這就需要事前的練習,只可惜新郎完全忘記應該從左還是從右進攻,最後只好將錯就錯,像是搶扇子一樣將扇子取下來,約莫把新娘心裡的綺麗情思也給奪去大半了啦!
(4)對席禮
對席禮主要在指示新郎新娘入席、對坐以進行後續主要儀式。在古時,未出嫁的良家閨閣女子不能在婚前隨意與外男出行約會,更不能同桌用餐,因此婚禮當天是雙方第一次同桌共食,具有一種婚姻開端的重要意義。
【司儀稿】
對席禮:
大婚日,方可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意謂從今往後同室而居、壽福同享。
有請新郎新娘入座。(透過司儀,給新人操作提示)
詩云: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同席花堂坐,同享百年福。
寬袍大袖的漢服,在跪坐時非常不便,該如何優雅完成跪坐這個姿勢,可是一大難題,為此,我特別請禮賓幫忙攙扶,以免踩到裙襬,跌成禮堂笑話,跪坐後也請禮賓幫忙整理衣襬,力求從衣襬、裙襬到霞帔墜都呈現最美麗的弧度,更方便攝影全方位取景。(四之二)
●2021新專欄登場:楚楚,「衣冠楚楚」的「楚楚」,來自臺北的漢服生活化研究生,分享美好衣冠文化,以及漢服的一百種生活方式。每月刊出2篇,敬請期待。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