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月刊】增其彤采─乾隆年間臺灣府城萬壽宮之建設

清 乾隆 蔣元樞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 萬壽宮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 乾隆 蔣元樞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 萬壽宮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文∣蔡承豪(任職於書畫文獻處)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清代,臺灣府城內有一座「萬壽宮」。它不是皇帝的宮殿,而是重要的儀典場域。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清乾隆年間〈萬壽宮圖〉及〈恭修萬壽宮圖說〉,即分別以圖文見證了臺灣府城萬壽宮的壯肅風貌及修建經緯。

清 乾隆 蔣元樞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 恭修萬壽宮圖說 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輪轉的賀壽空間

當朝天子的生日一般稱為萬壽節,又稱聖節,與元旦與冬至並稱為三大節。萬壽節當日,除了宮廷內有盛大的活動,京外地方官員則另建慶賀場所,迎奉象徵皇帝的萬歲龍牌,邀集官紳舉辦祝壽典禮。各地依規模大小,有萬壽宮、萬壽亭,或龍亭等各式名稱。除了作為典禮場所,還是接詔與宣讀時文武官員齊聚一堂聆聽聖訓的場域。

但臺灣初入大清版圖時並沒有類似的空間,遂先是利用府學的明倫堂暫作為聖節祝壽典禮場地。至臺廈道兼理學政陳璸(1656-1718)任內,在其主導下,終在康熙五十年(1711)於永康里興建了獨立的萬壽亭,繼任者並陸續修繕增添。然而,隨著雍正三年(1725)府城的環圍木柵築城後,前往郊外便成為一件繁瑣之事。且文武各官須在前一日齋沐,率所屬赴明倫堂習儀;儀禮當日的四鼓(凌晨一點到三點),再著朝服齊到城外萬壽亭行禮。萬壽聖節的前後三日,文武各官更要於五鼓(清晨三點到五點)時著朝服前去坐班。每次的往返,都帶來體力、護衛及運送人力等負擔。因此,臺灣縣知縣魯鼎梅以路程費時,府學明倫堂已經更繕、形制寬敞尊嚴等為由,與文武各官商陳改回明倫堂辦理,並自乾隆十七年(1752)起施行。

新建擘劃與發想重修

然而,明倫堂畢竟不是專用空間,專屬空間的建造則是由乾隆二十八年(1763)調任臺灣知府、被稱為府城「蔣公子」之一的蔣允焄來完成。歷經尋覓與評估,他決定在東安坊縣學之東新建萬壽宮。相關工程於乾隆三十年(1765)開工,隔年告成。蔣允焄將這份功業,以〈萬壽宮圖〉及〈萬壽宮記〉收入自己的著作《東瀛紀典》當中,透過文字與圖像,記錄了修建的始末與樣貌。

清 蔣允焄 《東瀛紀典》 萬壽宮圖 取自日本東京都立圖書館特別買上文庫藏清乾隆丙戌刊本,頁1b-2a。

但蔣允焄的建設並不是終點,下一個接棒者是另一位也被列為府城「蔣公子」之一的蔣元樞(1739-1781)。他在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1775-1778)間任知府,並曾兼署臺灣道。在他的〈恭修萬壽宮碑記〉中表示,萬壽宮自建成後,經過接近十年,受風雨日曬影響,壯麗規模已不如前,因而興起了增添彤采及設備的想法。

增添壯闊

雖然現在已無法見到蔣元樞所整修的萬壽宮樣貌,但仍有多個方式可以遙想其風貌。

一、蔣元樞《臺郡各建築圖說》圖冊中的〈萬壽宮圖〉及〈恭修萬壽宮圖說〉。

二、現存於大南門外碑林中的〈萬壽宮圖碑〉。

三、司法博物館(原臺南地方法院)內,因臺南地方法院舊宿舍區進行工程時,所挖出的萬壽宮之花崗岩御路、石鼓和柱礎等構件。

而當中最能表現全貌者,莫過於是第一項。

司法博物館內現存之萬壽宮殘構,包含御路、石鼓……等。 蔡承豪攝

或許考量到一圖勝萬言,兩位蔣公子雖分別在記文中紀錄了興建與增修的理念,卻沒有說明詳細的建築規制。但透過兩圖的比對,則可大略比對出蔣元樞增修的項目。

萬壽宮整體為三殿兩護室結構,其入口位於圖的下方,即南面的方位。由於進入萬壽宮等同進入天子所居的宮殿領域,故前有照牆環繞,無法直接從正門進入,需由兩側藍頂黃簷的闕門進入第一進之前院。第一進中央的大門並無記載名稱,從其位置及樣式來判斷,可稱為三川門。若比較二蔣的圖片,可發現蔣元樞大舉改建了此門。

萬壽宮之三川門(下)、午門(上)。

穿過三川門來到第二進的空間,可見一華麗雄偉之門,記為「午門」,其規模相對三川門更大,且偉肅莊重,臺基高度亦昇。蔣元樞尚在飛簷的裝飾上增加了不少項目,並加以改建蔣允焄在屋脊所裝飾的雙龍,使之更為為壯麗。

通過午門,即到舉行典禮的主要區域。位在廣場中後方,量體最大的崇臺邃宇,安放龍牌的「祝聖殿」則盤有蟠龍,氣勢雄偉。基臺中央則為御路,位於中軸線上,有大面騰龍圖案浮雕(實物仍存於司法博物館內)。

上述莊重的柱上蟠龍、御路浮雕、豐富的雲頭柱等,皆是蔣元樞增建的成果,足見其在主殿上的用心。

萬壽宮之祝聖殿

結語

萬壽宮為府城過往的重要儀禮空間,物換星移,現今萬壽宮只餘若干構件。但典藏於故宮的〈萬壽宮圖〉,讓我們仍得以遙想當年的壯闊風貌。

本文摘錄自《故宮文物月刊》467期3月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國立故宮博物院 建築 臺南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傳說中「馬偕之路」你認得幾個?淡蘭古道12個歷史景物一次看

不一樣的山水畫!M+博物館「山鳴水應」用新視角看藝術

漫步青島老城區:探訪上世紀的文藝書店、民宿及咖啡館

搭火車遍遊新疆!開箱「西域幸福號」與消逝的歷史景點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