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金/綠島居民對政治受難者的記憶

1951年政治受難者移監綠島的模擬展示。(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1951年政治受難者移監綠島的模擬展示。(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文|陳進金(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人民而言,1951年5月17日綠島來了一批「新生」,這批「新生」到底從哪裡來?他們為什麼要來綠島?來綠島要做什麼呢?他們將對綠島人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呢?

戰後,國民黨政府為適應軍事需要,設置一專責機構負責感訓前線俘獲的匪軍幹部,乃於1950年2月在臺北內湖成立「新生訓導總隊」,隸屬臺灣省保安司令部管理,由姚盛齋出任總隊長。1951年4月1日,「新生訓導總隊」改制為「新生訓導處」,並於同月17日奉命遷址綠島繼續執行感訓工作。

「新生」到綠島之前,官方曾向綠島民眾說「新生」是壞人,不要和他們有所接觸;但1951至1965年在綠島的「新生」,他們所居住的「新生訓導處」並不是高牆封閉式的監獄,而且他們每天必須上山砍柴或到海邊打咾咕石;因此,「新生」與綠島人民的互動頗為頻繁,更發展出近似於家人的親密。

新生們到海邊們打咾咕石模擬展示。(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根據綠島居民的口述訪談資料,「新生」對綠島的醫療、教育及農業方面都有實際的貢獻:

(一)醫療資源

綠島的醫療品質向來貧乏,1950年代雖然成立「綠島衛生所」,但其醫療設備或品質仍有待提昇。陳進榮曾說由「新生」組成的醫務所:「很得綠島人的信賴」。「新生」蘇友鵬亦曾提到:「在綠島頭一、兩年,醫務所尚未成立,只有一間醫務室,但裡面什麼東西多沒有,沒有醫藥,也沒有開刀設備。如果有人得了盲腸炎,而不幸引發腹膜炎的話,就唯有等死了。」因此,十位具有醫生背景的「新生」乃組織一個醫療團隊,「新生」張振騰回憶到:新生訓導處除了些軍醫外,他們也將新生中的一些醫生群組起來,替新生及官兵眷屬等看病診治。當時醫務所由臺大眼科主任的胡鑫麟博士,擔任住院照顧重病患,新生醫師有:內科呂水閣醫師和陳神傅博士,外科林恩魁醫師,婦產科王荊樹醫師,耳鼻喉科蘇友鵬醫師,皮膚科胡寶珍醫師,牙科林輝記醫師共八位醫師,另有兩位國防醫學院的學生及一位臺大醫學院學生,加上數位護理人員,若要辦一所綜合醫院是人才濟濟綽綽有餘。綠島的生活原本就十分克難,連醫務所的開刀器械和藥品,也都由新生醫務群籌辦應付。綠島對外交通不便,若有急性病患必須開刀的,都由這些醫師群協力合作克難完成,長官眷屬的嬰孩也有由婦產科醫師接生的。

綠島醫師群,前排左一為蘇友鵬、右一為胡寶珍、中排三 為胡鑫麟、後排左一為王荊樹(圖/龔昭勳提供)

幾乎所有受訪的綠島居民都有到醫務所找「新生」看病的經歷,「我爸爸因為氣喘的關係,曾在醫務所裡住院休養過」、「我也進去過營區的醫務所看病,因為我以前身體不好、患有氣喘」,從曹許清葉女士的回憶裡,更能感受到「新生」醫療團對於綠島的重要性:我嬸嬸當初難產,胎死腹中,可是那天海象不佳,船沒辦法開,我們去拜託「新生營」的長官幫忙,後來他就派士兵帶一個新生醫生出來到我嬸嬸家。⋯⋯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工具,我嬸嬸已經開始失血,情況很危急,幸好有新生醫生做緊急處理。

連身為官兵子女的唐燕妮也對「新生」醫師有著深刻記憶:「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有位病患得了盲腸炎、需要開刀,綠島的醫療設備其實相當不足,也沒有麻醉藥能夠施打,然而他們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下,還是順利完成了手術。」

當年醫務室的模擬展示。(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由上述可知,由「新生」所組成的醫療團隊,給醫療資源嚴重匱乏的綠島帶來最及時且準確的診治;因此,無論是綠島居民,甚至是新生訓導處官兵及家屬,「新生」醫療團隊都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二)教育文化

當年來到綠島的「新生」有許多是學養俱優的知識分子,為了改善綠島教育資源貧乏的問題,新生訓導處曾為官兵子女設課業班,由「新生」擔任輔導老師。第二任處長唐湯銘擴大了輔導對象,普及全綠島的學子,並將上課場所由訓導處移至公館國小。田敏廣回憶:「那時候村莊裡的小朋友都會去參加學校的暑期補習班,就是給新生補習。」對於補習的進行方式,陳光明有更詳細的敘述:暑假的補習課也跟平常學校上課一樣,週一到週五,再加上週六半天。⋯⋯新生主要幫我們上的科目是主科,也就是國文和數學。初中以後才多了英文課。陳照隆也說:「整體作息像是一般在學校上課。中午我們會在訓導處內用餐,午餐是新生自己做的饅頭,再配些他們種植的小番茄。」新生訓導處還會派出軍方卡車,接送居住較遠的中寮子弟來接受補習輔導。身為官兵子弟的唐燕妮亦言:「對我們這些上課的學生來說,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新生』,但我們都不覺得他們是壞人。」

透過新生的暑期輔導加強,日後考取老師資格的林登榮回憶道:「當時的臺東初中非常難考,但是同時跟我就讀東中的國小同屆同學就有七、八位,其他也有二十多位考進農校,可見我們那一屆的升學率很好。」曾參加過補習課的蔡三麒也提到:「我們那時候能考上中學,說實話,真的是靠新生暑假的補習課。」足見「新生」對綠島教育水準的提昇,貢獻良多。

新生擔任輔導老師為當地學童上課模擬展示。(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三)農業改良

戰後綠島與臺灣交流日趨頻繁,但農業條件並不好,人口也開始外流,不過1960年代仍是綠島農業持續發展的時期。來到綠島的「新生」開始進行農業的改良,蘇鄭登英提到:我們綠島人一直以來都忙於農務,從沒想過要怎麼隔絕風害⋯⋯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年的收成特別慘淡,番薯的生長狀況很差。不過新生們來了之後,這點就有了改善。他們在田地附近用茅桿扎籬笆,隔絕風害,如此一來他們的農作物就能長得好。

陳木籐也說:他們擅長種菜,他們還會教我們種菜。他們種的番茄比我們的大顆,我們都種不出來這麼大的蕃茄。而他們種的南瓜也是又大又圓,他們會把南瓜放在寮仔內的床下,等南瓜授粉後就能長出更多。⋯⋯我們以前不太會種其他菜,通常都是種蕃薯,再割蕃薯藤跟葉子回去吃。新生給了我們其他菜種,還會教我們怎麼種。

「新生」們除了協助居民改善種植方法、植栽品種,也會將多餘的生產品販賣給居民,或是與居民交換其他食材。陳進榮直言:「當時幾乎所有的農作物、牲畜都可以換錢,整個使綠島的經濟活絡了起來,居民的生活也開始改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在那匱乏的年代,「新生」來到綠島並與居民一起生活,透過醫療診治、課業輔導、農業改良等,逐漸產生了「家人」般的情感。甚至,有綠島居民將孩子交給即將出獄的「新生」帶離開綠島前往臺北念書,或者是到臺灣本島工作。難怪綠島的孩童曾天真地說:「長大後要當新生。」

※本文摘選自半年刊《向光》第4期〈綠島居民對政治受難者的記憶─受難者對綠島醫療、教育及農業的貢獻〉。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綠島 醫師 補習 閱讀專題 國家人權博物館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文物闖進漫畫啦!認識台灣史前館:南科考古館與「人面陶偶」

你吃的是什麼烤鴨?北京與廣式烤鴨之間的3種差異

西班牙人到來=北臺灣歷史的開端?和平島考古的啟發

琅客來了/黃玉郎:刀光劍影情紛亂,拳來腿往六十載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