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月刊】文物預防性保存發展略述

2015年「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展前織品照度量測。 沈建東攝
2015年「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展前織品照度量測。 沈建東攝

文∣ 岩素芬(作者任職於登錄保存處)

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沈建東提供

除了本身的故事外,博物館與文物互動產生的大小事,也成為博物館本身發展歷史的一部份,例如在博物館的文物保存幕後工作。

文物保存包括「預防性保存」與「善後性修護」,其中「預防性保存」的目的是以策略與方法,防止或降低劣化因素造成文物的損壞。近年來國際間文化資產保存領域也越來越重視「預防性保存」,本文回顧其發展,尤其介紹幾位科學家在此領域的貢獻,也略述本院在「預防性保存」方面的工作,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預防性保存」專業的發展,或許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為了使藏品免於炸彈的攻擊而撤離至鄉間房舍存放,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存放兩年,造成藏品嚴重損壞,包括金屬器及錢幣鏽蝕、紙張長霉及褐斑(foxing)、陶瓷風化產生結晶等現象。於是醞釀了大英博物館科學實驗室的成立,同時聘用了科學家開始參與文物保存工作、文物劣化機制的研究,促進「預防性保存觀念」的建立與發展,因此二戰期間,在採石場躲避炸彈攻擊時安裝除濕設備,並使用儀器偵測監控溫濕度變化,使得二戰期間藏品安然無恙。

同位於倫敦的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自1824年開館以來藏品也飽受空氣汙染、自然光之害,二戰期間也是將全部藏品撤出,存放在北威爾斯(Wales)的馬諾德(Manod)採石場,並透過簡單的加熱,控制相對濕度。五年的存放,未見藏品發生任何損壞,然而當藏品返回倫敦國家美術館時,因未作任何環境控制,繪畫顏料又開始產生裂縫、剝落的現象,於是在1950年開始引進空調。

北魏太和元年(477)釋迦牟尼佛坐像,透過微環境控制相對濕度,銅器病不再復發。 作者攝 登錄保存處提供

1955年開始任職於倫敦國家美術館的科學家蓋瑞.湯姆森(Garry Thomason),他的研究興趣在於展示與保存環境對藏品的影響,特別是在光線方面;他發展了使用不同的儀器評估藏品保存環境的狀況。他通常被公認為預防性保存的早期發起人之一,主要是1978年他所出版的《博物館環境》(The Museum Environment)一書,是歷經二十年的經驗與研究才得以完成。此書被稱為文物保存的聖經,對於博物館文物保存有相當大的助益。然而書中也僅止於溫濕度、照明及空氣汙染的介紹,而且在面對博物館保存問題時,這些項目是分開來處理的。

1990年,加拿大文物保存機構(Canadian Conservation Institute, CCI)史帝芬.米考斯基(Stefan Michalski)研究員依據博物館的功能、執掌可能面臨的各種保存威脅,提升至風險評估、管理的層次,提出博物館藏品保存架構,歸納的九項因素包括:1.物理性力量,2.偷竊、破壞、找不到藏品,3.火,4.水,5.有害生物,6.汙染物,7.光與紫外線,8.不正確的溫度,9.不正確的相對濕度。並提出藏品在典藏、展示及運送等情境下依文物特性,透過1.避免(avoid),2.阻絕(block),3.偵測(detect),4.反應(respond),5.復原(recover)五個階段的風險管理以降低風險。1994年羅伯特.沃勒(Robert Waller)在米考思基研究員的架構下將人為因素中的分離(dissociation)單獨成為一項,調整為十大項風險,其風險架構清楚,涵蓋範圍完整,這些風險環環相扣,實有整合的必要。此外,近年來有些「預防性保存」工作也回歸實務面,世界各地經由不同的方式實踐「預防性保存」,如針對小型博物館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辦理庫房重整教育,稱為「RE-ORG」的活動。

板材加熱後進館前,同仁們仍要查驗有無蟲孔及活蟲。 楊若苓攝 登錄保存處提供

回顧本院的「預防性保存」發展自60年代即開始,目的就是要典守六十餘萬件珍貴的人類文化資產。從溫濕度、照明偵測,逐步發展微環境控制、有害生物防治、展存用材釋酸性(汙染物)測試、防災等,並訂定了〈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展覽保存維護要點〉,其中參考了湯姆森《博物館環境》一書的溫濕度及照明資料,本要點指引本院無論在2015年南院開館或是各項展覽,包括歷次向大英博物館借展,都能符合保存條件的要求,確保文物的安全。

「預防性保存」隨時代發展也面臨不同的挑戰,包括永續、環保等而衍生的議題,如燈具、除蟲方式、滅火藥劑的演變及空調節能等,預防性保存人員也必須經常關注相關發展,永不停歇!

2007年「世界文明瑰寶—大英博物館250年收藏展」展前金屬文物於展櫃內以乾燥劑外覆聚乙烯塑膠降低相對濕度。 沈建東攝

本文摘錄自《故宮文物月刊》461期8月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物 博物館 閱讀專題 國立故宮博物院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專題/集合啦,武俠迷!琅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專題一次看

被流量綁架的「社群時代」與現代心靈考──黃哲斌╳傅榆

文物闖進漫畫啦!認識台灣史前館:南科考古館與「人面陶偶」

你吃的是什麼烤鴨?北京與廣式烤鴨之間的3種差異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