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仔刈香,《鹽分地帶文學》第93期細說宮廟款

金獅陣遶境在八份姑媽宮表演。王素滿攝影。(圖/聯經出版提供)
金獅陣遶境在八份姑媽宮表演。王素滿攝影。(圖/聯經出版提供)

撰文/謝國興;圖片提供/謝國興

「西港仔刈香」(臺語念法Sai-káng-á kuah-hiun),或者說一八四七年開始的西港慶安宮王醮進香合一的廟會活動,是臺灣社會文化史上歷史悠久、形態特別、內容豐富,而且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優質民俗。號稱「臺灣第一香」的西港香由市西港區慶安宮主辦,慶安宮最早祭祀的是城隍境主與中壇元帥,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首度建立小型廟宇,取名慶安宮,後來(年代不確定)往鹿耳門天后宮迎奉媽祖分靈,成為主祀神。

不過西港仔刈香並非始於慶安宮,地方上的傳說是因為位於西港東北方的姑媽宮庄居民,在曾文溪畔撿拾到一艘放流的,從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開始,由姑媽宮庄的姑媽宮廟主辦,聯合附近共十三個村莊,開始每三年一次的「請水」廟會活動。道光三年(1823)曾文溪大水,姑媽宮庄因水災逐漸衰敗,道光六年(1826)由西港慶安宮接辦請水遶境,道光二十七年(1847)因慶安宮新廟完成,舉行慶成王醮,擴大遶境,並開始建造王船,舉行王船祭典。若從一七八四年算起,迄今年二〇二一年,每三年一科香(比照科舉制度三年一次科考),延續兩百三十七年未曾間斷,全臺灣如此規模的廟會活動可說絕無僅有。

紅色字村莊原始十三庄,綠色、藍色為二十四庄、三十六庄時期逐漸加入。(圖/聯經出版提供)

參加西港香的地方村莊宮廟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擴大增加,從原始十三庄而二十四庄、三十六庄、七十二庄、七十八庄、九十庄等,越到後期越只是約略數目,因香境過大,二〇〇三年起固定稱九十六村鄉,不接受新成員加入。這些不同時期加入「份」西港香的成員很少變動,穩定性相對甚高,分布區域涵蓋臺南市西港區全部,佳里、七股、安定、安南區的一部分,跨越曾文溪下游近出海口兩岸村莊。

刈香的意思是分割香火,通常是進香、請神(請水是請神的方式之一)之後從祖廟或地區性大廟分割香火增加自身廟宇神明的靈力,以庇佑鄉里信眾。西港香在請水遶境時期規模大約限於三十六庄,一八四七年辦理王醮與王船相關祭典,吸引力增加,臺江內海浮覆地新形成的聚落陸續加入,形成後來的壯大規模。

號稱「臺灣第一香」是有條件的:

一、歷史悠久,超過兩世紀不曾中斷。

二、香境遼闊,跨越五個鄉鎮區域,參與成員穩定。

三、香、醮合一,儀式完整,傳承穩定。

四、遶境含請媽祖日共四天,九十六村鄉宮廟神轎全員到齊,動員人力物力可觀。

五、庄頭自組文武陣頭數量多、技藝精。

所以二〇〇九年被今文化部前身的文建會登錄為國家級的重要民俗。

慶安宮每逢丑、辰、未、戌年舉辦的香科大醮典除了道壇儀式與一般王醮類似之外,主要特色在於香科各項儀式,包括王船祭典、王府科儀傳承久遠,保存完整。每科醮典在正式舉行前一年,召集九十六村鄉宮廟負責人開會決定香科各項事宜,選拔主會首、旗牌官、王船長等;王船建造從尋找王船龍骨到建造完成、出澳、進水、張帆,有一連串儀式;請王儀式代表值科千歲爺駕臨,進入事先布置好的王府,展開為期一週的代天巡狩任務,慶安宮的王府科儀堪稱臺灣迎送王爺祭典的典範,二〇一九年臺南市政府將其列為市定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

道壇與王府科儀之外,西港香一大特色是居民自組的文武陣頭。姑媽宮請水遶境時期的原始十三庄目前已有三個村莊完全消失,剩下的十庄中,八份、檨子林、後營仍傳承,烏竹林、管寮各有金獅陣,東竹是牛犁歌陣,雙張廍有大鼓花陣,每一陣歷史都在百年以上,非常難能可貴!近幾科香醮,西港香庄頭陣維持在三十五陣左右,種類包括曲館性質的南管一陣、太平歌四陣、文武郎君一陣,小戲陣頭牛犁歌陣兩陣,藝閣性質的蜈蚣陣、八美圖、紡車輪各一陣,八家將兩陣,宋江系統武陣包括宋江陣、金獅陣、白鶴陣等十七、八陣。

西港香遶境武陣佮陣表演。劉家豪攝影。(圖/聯經出版提供)

二〇一八戊戌科西港香送王。趙守彥攝影。(圖/聯經出版提供)

組織操練一陣宋江陣或金獅陣並維持高水準的技藝品質,至少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平均花費在兩百至三百萬臺幣左右,需要極強烈的鄉土認同與信仰熱情方足以支撐。西港香的武陣從開暗館練拳術開始,入館請神,宣告正式成軍,展開晚上密集練習陣式變化、個人兵器、空拳與兵器對打等,練就後到慶安宮開館表演全套技藝,讓千歲爺檢視合格,才能正式出陣,進行探館、答謝、遶境表演等,香科結束後謝館,任務結束,三年後再來。

《鹽分地帶文學》7月號/2021第93期
出版社: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時間:2021年7月1日
出刊頻率:雙月刊

如果按既定日課表,二〇二一年辛丑科應於五月二十二日請王,隔天南巡,意即千歲爺前往市區巡視慶安宮分靈的鯉魚公、千歲爺王令,以及長期出轎參加三日香遶境的市區廟宇,同時慶安宮的城隍境主也趁機前往府城隍廟謁祖;南巡時部分文武陣頭也隨行前往參拜表演。之後醮典進入進入既定日程,道壇、王府科儀同時互相搭配進行,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前往鹿耳門天后宮請媽祖前來參與香醮大典,下午九十六村鄉宮廟陣頭開始遶境行程,至三十一日遶境結束,六月一日上午王船啟程,前往王船地燒化,完成送王儀式,千歲爺返天庭。不過今年因全球性新冠病毒肆虐,臺灣從五月中旬起疫情突然嚴重化,為了防疫需要,辛丑科慶安宮的相關儀典均暫停,等疫情緩和之後再行辦理。


●本文摘選自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發行、《鹽分地帶文學》第93期新刊。

謝國興 

臺南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歷任科技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臺灣史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史、臺灣社會經濟史、閩臺民間信仰。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遶境 王船 民間信仰 臺南 宋江陣 聯經出版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傳說中「馬偕之路」你認得幾個?淡蘭古道12個歷史景物一次看

不一樣的山水畫!M+博物館「山鳴水應」用新視角看藝術

漫步青島老城區:探訪上世紀的文藝書店、民宿及咖啡館

搭火車遍遊新疆!開箱「西域幸福號」與消逝的歷史景點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