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說書】#9 當過動媽遇到亞斯兒,有時還有亞斯爸!

主講人:張純玲(寶瓶文化副總編輯)、林歆婕(寶瓶文化營銷部主任)
播出日期:2020年6月17日
推薦好書:《當過動媽遇到亞斯兒,有時還有亞斯爸》
(內含完整影片)
文/寶瓶文化編輯部
花媽原以為自己生了個天才兒子,卻沒想到兒子被確診為亞斯伯格。兒子小二開始看身心科,8歲時,曾在字條上寫「我想死掉」。花媽是過動,她的老公也是亞斯,因此,花媽笑稱自己既是「柯南媽媽」,也是「柯南太太」。
面對亞斯兒,花媽一路走來,挫折與淚水並不亞於其他有特殊兒的家長,但她不悲情或自憐,更多的是以充滿幽默、智慧、彈性及耐心的同理與自省,走過那一再衝擊著她的疼痛與顛簸。
當面對亞斯兒固著、要求精準、過度思考、無法應付多重訊息、不擅長人際關係,甚至拒學等難關時,花媽以更多元、寬鬆的方式應對。例如,當兒子不說話,她把自己想說的話,寫給兒子看,以「文字溝通」代替「言語溝通」,而當兒子固執,她陪兒子找出更多可行的替代方案。
花媽為亞斯兒發聲,她說:
・亞斯兒不是故意找碴,更不是愛糾正大人的語病,他只是要求用字精準。
・亞斯兒不是刻意拒學,他只是無法清楚說明他所在意的關鍵點。
・亞斯兒不是故意不理人,他只是容易困在自己的思維裡。
・亞斯兒不是不合群,因為他只能理解他人字面上的意義,容易把一般人的玩笑話當真。
花媽也想提醒家有特殊兒的父母,請放下自責與愧疚,先把自己照顧好,孩子才有機會學會照顧自己。其次,努力去同理孩子、信任並陪伴,這遠比早療、放棄自己的工作來得重要。因為唯有同理孩子,信任孩子的選擇,告訴孩子:「我會在你身邊,我們一起解決。」這才是讓孩子逐漸長出自己能力的最好方法。
本集完整版影片:
本文為寶瓶出版社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