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太滿難以釋放?五階段教你脫鉤厭惡情緒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身處鼓吹「愛自己」的時代,總會出現覺得自己很糟的時刻,所謂「愛自己」,到底愛的是怎樣的自己?

獻給現代迷茫心靈的自我理解之書!韓國知名諮商心理師邊池盈新書《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點出一個重要觀念:「你不必刻意愛自己,只要擁有認識自我的好奇心便足夠。」(編按)

文/邊池盈 (변지영)

回應「上鉤」的方法

表面上看似不同的行為,細看卻發現其中藏有類似的原理,都是為了盡快甩掉或消除厭惡的情緒、仇視的想法或不舒服的感覺。當體內無法完全裝下內心產生的情緒,我們會想要把它們傾倒在某處,企圖壓抑、迴避或逃跑。每個人會產生敏感反應的情況或許不同,但有效應對的方法卻是相同的。佩瑪.丘卓在自己的著作《不被情緒:擺脫你的慣性與恐懼》(Taking the Leap)中,用三個階段來說明如何回應生活中的「上鉤」,也就是回應賢巴的方法。

若用心理學的角度來補充,可整理成以下五階段:

第一階段

覺察此時的我「上鉤了」,掌握平時我會對何種主題或問題難以釋懷,出現執著或敏感反應,以及我容易「上鉤」的情況有哪些基本條件,了解之後將有所幫助。

第二階段

當我不自覺地想要採取某種行為時,立刻大喊:「暫停!」並緩緩地做三次深呼吸。即便只是一兩次沒有做出習以為常的自動反應,也能成為改變模式的重大契機。(等一下!現在想說的話或行動也都暫停!先調整一下呼吸吧。)

第三階段

向體內產生情緒、欲望或衝動的部分打聲招呼,表示你已經覺察它的存在,讓它稍微冷靜一下後,接著「去做現在需要做的事」。無論我的內心狀態如何,有時我們會碰到必須完成眼前的工作,或者必須和眼前的人進行適當溝通的現實情況。儘管內心感到不舒服,仍然去做此時必要的行為。讓外界的事情進行下去,同時掌握自己的不適感,清楚地覺察它的存在。

第四階段

用溫暖、親切、好奇的開放心態,全然地「感受」此時的經驗。孤單的感覺、彷彿獨自被拋下的恐懼、彷彿遭人無視的憤怒、想要報仇或揍人的心情、鬱悶委屈的感覺、想放棄一切逃跑的心情、有氣無力的心情、挫折感、自卑感、羞恥心、敵意、恐懼……無論是什麼樣的情緒或感覺,完整地去感受體內的一切。它可能看起來是紅的、是黑的,也可能以情緒性的字眼或語句出現。你也可能會覺得腹部、頭部、肩膀、背部或手腳等身體部位格外能感受那股情緒或衝動。「此時發生的是什麼?」重要的是不採取任何將它隨手亂扔的行動,而是在「我」的身心內,產生欣然擁抱它的心情。

書名:《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
作者:邊池盈 (변지영)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5月25日

無論是何種情緒、想法、感覺經驗,都不代表整體的我,它不過是我們體內的一部分,是部分的經驗。帶著「整體的我」,以溫暖的手輕撫內在各個部分的感覺,仔細傾聽,另外,藉由冥想或散步來觀察內在也會有幫助。

第五階段

「任由它流逝。」此時這場鬥爭要走多遠?要持續多久?一週?一個月?還是一年?無論是多麼強烈的情緒、多麼煎熬的想法都無法持久,終究都會變化、消失。無論體內產生的想法、情緒、感覺或經驗的內容是好是壞,只要放任它去,它很快就會隨著時間一起流逝。我們檢視內在的理由,並不是因為其中存在著多麼偉大的實際形體,反而越是深入窺探,越能深刻體會到內在的空無一物。裡面什麼都沒有,我們卻始終以為裡面有什麼,並論斷其好壞。為了了解「原來我太過處心積慮地糾纏,太想甩掉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於是仔細傾聽內心,這是為了覺察,究竟是什麼把我推向了那種模式之中,並就此打住。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采實文化 綁架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清醒身體卻動不了 被鬼壓床?醫師教你如何自處

這輩子賺多少錢才夠?三步驟搞定主動收入,做想做的事還能賺到錢!

博士離開學術研究能做什麼?需跳脫自身「條件超標」陷阱

受真實故事啟發!孩子目睹「爸爸殺了媽媽」如何從創傷走出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