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誥/「憤怒」是通往內心深處的幽徑──《願你擁有憤怒的自由》推薦序

書名:《願你擁有憤怒的自由》
作者:叢非從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3月22日
書名:《願你擁有憤怒的自由》
作者:叢非從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3月22日

文/胡展誥(諮商心理師、《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作者)

「憤怒」是一條通往內心深處的幽徑。

身為一個諮商心理師,很多人都以為我會勸人「不要生氣」、覺得「生氣是錯的」。但實際上,我最常問來談者:

「你的生氣,有幫助你好好表達出內心真正想要說的嗎?」

「你的生氣,有幫助對方更理解你嗎?」

假如沒有,那麼你的生氣只是淪為一種情緒宣洩的手段,內在的憤怒依舊沒有被聽見、被接住,也沒有被好好地呵護。

有時候,我們只是感覺到內心有一團模糊不清的東西攪和著,這種渾沌的感覺讓我們很不舒服、靜不下心,也無法好好思考。總覺得需要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每一天在新聞版面上,有太多令人遺憾的社會事件。這當中有許多人其實都只是因為一時的憤怒驅使,失控地做出難以挽回的憾事。

所以,叢非從心理師這一本書來得真是時候!

(圖/Unsplash)

聽見自己憤怒背後的聲音

大多數來找我做諮商的人,帶來的故事幾乎都與憤怒有關。他們氣什麼呢?

●氣對方「不理解我的用心」

明明自己很努力為對方著想、細心安排一切,對方非但不領情,還惡言相向。

●氣對方「不接受我的提醒」

你苦口婆心、好言相勸,甚至不吝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智慧,對方卻依舊往你不樂見的方向前進,因而犯錯、甚至受傷。

●氣對方「過得比我好」

其實你清楚每個人的家庭背景、能力都不同,沒有什麼好比較的。但是當你看見對方的經濟游刃有餘,輕輕鬆鬆就達到你努力許久,卻未必能達成的目標,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內心就無法克制地升起一把火。

●氣自己「總是不夠好」

有些人是因為找不到可以究責的對象,有些人則是習慣了將憤怒往內傾倒,總之,我們會用莫名嚴厲的標準、難以入耳的批評,毫不留情地攻擊自己。氣自己無能,氣自己不如人。

細細傾聽這些故事就會發現,憤怒往往只是一件外衣,在這件衣服底下,掩藏著許許多多的挫折、失落、羨慕,以及自卑。面對內在的脆弱,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甚至不知道該對誰說、如何說),憤怒就是在這種情況底下,反覆交織而成的產物。

在這種情況底下,我們真正該做的不是壓抑憤怒、自我否定或攻擊別人,而是陪伴自己聽見憤怒背後的情緒,試著安撫自己、表達需求。

(圖/Unsplash)

看懂憤怒偽裝的樣貌

作者以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貫穿整本書:憤怒不只是表面的生氣而已,其實還夾帶著許多更重要的「目的」:

●用憤怒來掩飾內在的脆弱

直接表達擔心、失望、難過,會讓自己顯得很脆弱。把脆弱攤在他人面前,對我們而言經常是危險的事情。但是,當我們用憤怒擋在脆弱之前,雖然能保有些許安全和價值感,卻也無法如實表達內在的情緒。

●用憤怒來維持彼此的界限

有時候我們對於和某人的距離拉近、變得親密,感到恐懼,藉由憤怒,製造出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問題,能夠幫助自己拉出一段與對方的距離,讓自己喘口氣,覺得安全一些。

不過,這麼做也可能引發關係當中沒有必要的衝突。

●用憤怒來表達由衷的渴望

我常說:「如果輕輕鬆鬆就能有效溝通,有誰會想花大把力氣去生氣?」

或許正是因為怎麼努力都無法讓對方理解你的需求和期待,所以憤怒是另一種更高強度的表達,希望讓對方能夠尊重你、保護你,並且以你期待的方式去行動。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憤怒,你會發現支撐在憤怒背後的,往往是一道厚實且溫柔的力量,它的目的很單純,那就是要:

「保護你自己」。

所以,我們不需要否定自己的憤怒、也不需要再苛責憤怒的自己。練習聽見憤怒背後的聲音,與之和平共處及友善對話,不僅能減少因為憤怒而失控的頻率,甚至還能善用憤怒的力道,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好。

現在,換我們來照顧憤怒吧

如果以前你經常把憤怒當成可怕的敵人,請容我告訴你:

「把敵人變成朋友,就是與它相處最好的方式。」

這本書提供許多很棒的策略,提醒你從日常生活中許多簡單的行動開始,以自我照顧的方式來進行「情緒保養」:

●過於頻繁的憤怒,往往代表能量耗竭

內心缺乏餘裕時,一點點小事都會引發憤怒情緒。

如果你發現自己最近看什麼都不順眼、都想要攻擊,記得停下來問問自己:最近是否太疲累了?並且讓自己休息一下。

●過於嚴厲的自我要求,是引發憤怒的原因

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達到難如登天的目標、不能有計畫之外的行動(即使是更好的創意)。

如果你有這些狀況,請你友善對待自己:放寬標準、放寬標準、放寬標準。你很擅長對自己嚴格,但也要學會放鬆一些。

●累積的失落與挫折,也會引發憤怒

如果你的努力付出總是被辜負、得不到回報,期待也總是落空,憤怒就會跳出來抗議:「親愛的,你不可以這樣被對待!」

假使在關係中,你經常經歷到這種事,就得嘗試在照顧別人的同時,也花一些心力照顧自己,而不只是委屈自己來成別人的全。

(圖/Unsplash)

從聽懂憤怒,到表達憤怒

學習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

●從「知道」→到「做到」。

我已經幫你導讀了這本書的精髓,但這本書還有許多你絕對不能錯過的精采內容,以及更重要的──在生活中反覆練習。這部分就要交給你去努力囉!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將能慢慢聽懂憤怒想要告訴你的訊息,讓你內在想被聽見、想被滿足的部分,能夠被溫柔地接住,打造更自在的關係與生活。

祝福你。

●本文摘選自自出版之《願你擁有憤怒的自由》推薦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寶瓶文化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對抗國軍、歷經「被自首」...紀錄紛亂局勢下奮力活著的人們

青春痘、婦科問題令人頭痛!也許你可以嘗試中醫調體質

歷史大對決,誰說的才是事實?中美關係該如何轉變並且修復

從《如蝶翩翩》觀察龐大粉絲基礎 如何帶動改編韓劇討論度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