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露薇/記者:在現場──讀《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

書名:《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
作者:琳賽・希爾遜(Lindsey Hilsum)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日
書名:《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
作者:琳賽・希爾遜(Lindsey Hilsum)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日

《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是目前中文世界唯一一本關於這位傳奇戰地記者的傳記。她畢生追求真相,將世界最危險之地的實況傳遞給所有人;她更是勇於突破性別限制的先行者,打破過往幾乎由男性壟斷的記者行業。同時也回顧了20世紀末,共產瓦解、中東衝突、世界正步入後冷戰時代時的一段歷史,與當時在前線上的國際新聞記者所扮演的傳真角色。

本書獲得閭丘露薇的推薦,並撰寫推薦文。閭丘露薇是前鳳凰衛視記者、全球新聞總監,曾為伊拉克時唯一在現場直播的華人女記者,且曾與瑪麗‧柯爾文在戰地現場錯身而過。透過這些曾經奮鬥過的身影,透過這篇推薦文與這本書,希望在台灣主流媒體公信力長期低迷的情況底下,能喚起人們思索探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聞」。(編按)

文/閭丘露薇(香港名記者)

記者:在現場

因為在二十多年的記者生涯中,採訪過多場戰爭和衝突,因此,我會經常被問到:是否值得冒著生命危險去現場?

我想,看過這本書之後,大家就會獲得答案,而這些答案,是每個視報導真相為最大使命的記者,都會給予的。因為只有人在現場,才可能進行報導,而冒著受傷,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險,這是記者這個職業本身附帶的風險。也因為這樣,如何做到不是逞能,而是充滿自信地完成工作,需要記者的專業和經驗。

但是即便這樣,危險依然無處不在。瑪麗‧ 柯爾文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記者,也因為這樣,讓她有能力比其他記者走得更靠近最前線。我並不認識她,但是我們曾經在一些地方擦肩而過。二〇〇三年的伊拉克,二〇一一年的利比亞。在利比亞,她去了米蘇拉塔,這是最接近前線戰火交鋒的地方。我和我的同事一直想去,但是卻只能在班加西焦慮地等待通行證,也因此,對於那些已經深入前方的同行們心生佩服,因為明白,這歸功於他們的人脈和經驗,讓他們走得更快更前,讓他們可以發出很多獨家報導,讓大眾更加詳盡和精準地了解戰事動態。但是這種深入, 也增加了他們承受的風險。

柯爾文在遭到政府的定點炸彈襲擊而遇難。這並不讓人意外。敘利亞政府一直嚴格限制外國媒體進入,因為當局並不希望外界獲得的資訊,和官方發布的不同,尤其是不希望外國媒體出現在反對派區域,從而讓反對派在國際社會上有發聲的平臺。也因為這樣,當柯爾文在當地用衛星電話做直播報導,這種不受官方限制的敘述,自然遭到當局痛恨。

因為知道現場報導的風險,很多媒體會限制記者前往,但是也因為高風險,讓現場報導成為使外界了解真相的一種必須。當地的民眾處於怎樣的生活狀態,敘利亞政府有沒有攻擊平民?來自現場的民眾,或者反對派的敘述,被政府描述為誤導甚至謊言,這個時候,新聞記者的現場報導,成為幫助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來對現狀進行決策的重要資訊來源。

(左)羅莎蒙派克在電影《私人戰爭》挑戰詮釋已故知名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此為電影劇照。美聯社(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其實不僅僅是戰場和衝突現場,太多時候,即便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包括政府,企業,利益團體,甚至大眾—記者也需要堅持在現場,提供獨立的聲音。

每個記者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身上總是不免帶著時代的印記。柯爾文是一個感性的人,也因為這樣,她會在報導伊拉克戰爭時犯下錯誤。而我一直認為,雖然沒有一個記者能夠做到絕對客觀中立,但是記者需要理性和冷靜,將個人價值偏好和工作區分開來,這樣才能避免因為情感上的偏好,而犯下判斷錯誤。但是同一時間,我也認同柯爾文一直的堅持:記者需要為弱者發聲。要擁有這樣的情懷,才不會對社會不公無意識地視而不見。

在這本書裡面,柯爾文是一個希望能夠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女性,但是最終沒能做到。而這正是很多女性記者,尤其是採訪戰亂和衝突的女性記者所面對的問題。研究顯示,大部分報導戰地的女性記者處於單身狀態,而且和報導戰地的男性記者相比,她們的學歷以及情緒控制能力更高,顯示女性跨入的門檻,要比男性高得多。柯爾文的那個年代,女性要在這個被視為男性的領地站穩腳跟,獲得尊重,她付出的,要比現在的女性記者多得多。但正是因為有她這樣的一批打破了男性壟斷的人,才使得後來者,可以將很多機會視為理所當然。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不僅僅回答了開頭的問題,也展現了柯爾文的立體形象。她不再僅僅是一個戰地女記者。她之所以堅守在她的崗位,是因為她的價值觀,她的性格,她對這份職業的了解,她對這個社會的承擔。

●本文摘選自所出版之新書《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推薦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敘利亞 戰爭 衛城出版社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清醒身體卻動不了 被鬼壓床?醫師教你如何自處

這輩子賺多少錢才夠?三步驟搞定主動收入,做想做的事還能賺到錢!

博士離開學術研究能做什麼?需跳脫自身「條件超標」陷阱

受真實故事啟發!孩子目睹「爸爸殺了媽媽」如何從創傷走出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