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到不想再努力時怎麼辦?度過低潮期的3種方法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柳韓彬

突然間覺得什麼都不想做,那就是低潮來臨。我相信多數人都有過這兩種狀況:狀態好的時候就算事情再多,也能享受這種充實忙碌的人生;然而當低潮來臨時,所有事情就變成壓力罩頂,只好勉強自己一邊埋怨,一邊機械化的做著手上的事。你的腦袋一片混亂,後悔著「真希望不要想那麼多,乾脆卯起來休息好了」。這時也是最容易中途放棄、破壞常規的時候。那麼當低潮來襲時,該如何克服呢?

首先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因為負面情緒而大驚小怪。無力感可能降臨在任何人身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中,我會把低潮當作周期性來訪的事件。所以當低潮來襲時,心想「又是你、你又來了」,如此乾脆承認它的存在。「What you resist,persists.」(凡你抗拒的,就會持續),面臨低潮時,必須警惕不要陷入「為什麼又這樣?為什麼是我?明明別人都很順利!」等負面迴圈,更要避免把事情看得太嚴重。

順利克服無力感和低潮的訣竅

有3種方法可克服周期性的無力感和低潮期:

1.不是低潮,而是離峰期:

我把低潮稱為「離峰期」。雖然只是小小改變稱呼,但帶來的意境和影響力很大。一聽到無力感和低潮,難免會具有負面意義和擺脫不了的情境;但是稱為「離峰期」,就表示既然有離峰,就會有尖峰。如此一來等於告訴自己:「不用緊張,我只是暫時性碰到熱度較低的時期,但活力充沛的日子很快會再次來臨。」也不要因為身邊的人對你說:「怎麼不像之前那麼積極了?」而感到沮喪,可以回答:「我最近只是剛好碰到非尖峰期啦!」任誰都有低潮,但選擇度過這個難關,迎接下一個熱情尖峰期;還是選擇被低迷席捲,放棄一切?皆是取決於你自己,只要換個說法,就可帶來心境的扭轉。

(圖/Unsplash)

2.減少事情的份量:

離峰期來臨時,最好能減少事情的份量。有的人會用正面對決的心態,刻意更認真更拚命想去克服它,但是光靠著熱情或「初心」就能順利跨越的話,那就不是低潮了。

重點在於有彈性、有節奏的去駕馭低潮。當大浪來襲,不是捨命應戰,而是放掉力氣,適當融入。狀態好的時候多做一點,狀態不好的時候少做一點,嚴重低潮時就做得再更少一點,記得嗎?重要的是不放棄。假設你的常規計畫裡包括每天讀書,當你處於離峰期,一樣就坐在書桌前翻開書頁,但改成只要唸完章節的標題就闔上書本,而不是強迫自己燃起鬥志硬吞下去。完全不做,會變得更不想做,只會讓低潮持續更久──切記,可以少做,但不能不做。

3.不要恐慌,充分休息:

當低潮來襲,決定減少事情的份量並休息時,不要覺得恐慌,把神經放粗一點、好好休息吧。我的個性是什麼都不做的話會感覺不安,所以這部分我也還做得不夠好,但我知道「有計畫的休息」是必須的,就如同前面章節提過的,能達到充電效果的休息就是好的休息,而不是空虛的度過時間。

產生想要拋棄一切的厭世感

人們出現厭倦感的原因大致分為兩個:一是為了目標,必須犧牲現在的快樂;二是努力過後卻沒有獲得想要的結果。冷靜想想,成果本來就不一定會和努力成正比。我努力的比別人更多,但別人就是比我更快達標;我比別人更用功,但考上的是別人不是我。這些情形在所難免,所以我前面也提過,抱持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未必能有盡如己意的結果,「沒達成目標絕對不行!無論用什麼手段一定要成功!失敗的話就完蛋了!」──如果帶著這種執念去追求目標,往往會導致你的人生痛苦不堪。

的確有時我們必須賭上一切,為了目標全力以赴,例如準備考或國家考試等大考。但是不能一概用這樣的心態去肩負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目標,就算犧牲現在的快樂去達成了,也只有那一瞬間感到滿足而已,在走到目的地之前,往往會遭受喪志或疲憊的折磨。

目標只不過是方向鍵

目標是為了指引正確的行動方向而訂立,而不是為了折磨現在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人盲目追求目標,掙扎不出泥沼。最理想的狀態是,你的願望能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目標,同時也能夠享受追求的過程。

書名:《原子時間》
作者:柳韓彬
出版社:寫樂文化
出版時間:2021年8月3日

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而欣喜若狂、達到預設的業績數字、賺到相當的金錢⋯⋯不論是哪一種,這份愉悅感很容易消失殆盡。只因現代人對於努力追逐想要的東西已經上癮。這不是比喻,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成癮。因而我們應該把焦點專注在感受內心真正的滿足,而不是數據化的目標上。例如我的生活更充實,昨天辦不到的事情今天成功了,這些就是內心的快樂。

多去感受「我今天做到了」所帶來的滿足感。採取行動後,保證你可以做得到的是「行動」本身,而不是「最終結果」;專注在行動當下,能夠帶來即時的滿足,不會衍生無謂的痛苦。試著分辨感官快樂和心靈快樂的差異吧!

●本文摘自 出版之《原子時間:奇蹟的晚間4小時,改變人生、收入翻倍,社畜獸醫的時間管理實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寫樂文化 語言 升學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最近地震頻繁,當時十四世紀的人們如何在天災人禍中倖存?

LOG IN 台南/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偷得半日閒

「咖啡界Apple」藍瓶咖啡如何從實體店跨進電商?維持殷勤待客為第一準則

清醒身體卻動不了 被鬼壓床?醫師教你如何自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