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轉換期2】378年 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中華世界的再度整合──北魏到隋

書名:《【歷史的轉換期2】378年 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 
作者:南川高志(編)、加納修、南雲泰輔、佐川英治、藤井律之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7月1日
書名:《【歷史的轉換期2】378年 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
作者:南川高志(編)、加納修、南雲泰輔、佐川英治、藤井律之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7月1日

文/南川高志(編)、加納修、南雲泰輔、佐川英治、藤井律之

北魏史的觀看視角

為五胡十六國亂世劃上休止符的是北魏。北魏因代國而興,雖一度為苻堅所滅,然三八六年拓跋珪復國,代王也於此時改稱魏王,這就是北魏的起源。起初拓跋珪得後燕慕容垂之助在北方聲勢漸盛,但雙方日後決裂,北魏開始侵擾後燕邊境。三九五年後燕遣大軍討伐北魏,卻於現今南部的參合坡大敗。三九六年慕容垂去世,拓跋珪立刻轉守為攻,攻陷後燕首都中山。三九八年拓跋珪定都平城,即位皇帝(道武帝),此為拓跋氏即位皇帝的首例。到了北魏太武帝(四二三~四五二年在位)的時代,四三一年將北夏逼入滅亡境地,四三六年滅北燕,四三九年又滅北涼,至此統一華北。此後直到隋一統天下為止,這段時間被稱為南北朝時期。

北魏為何能成就統一華北的霸業,這個問題很難得出明確的答案。過去認為北魏之所以能統一華北,全在於道武帝解散部落的策略。記載北魏歷史的《魏書》提到,道武帝於復興代國之際解散部落,讓部落人民成為一般百姓,此舉讓皇帝得以中央集權,也讓北魏的政治體系有別於之前的五胡諸國。但現代的學者認為解散部落之舉不只一次,代國、也就是北魏在統一華北的過程中,每征服一個國家或地方勢力,就拆散當地的部落一次,並讓部落人民成為徙民,遷徙至首都或邊境。這種說法較為有力。若此說屬實,那麼解散部落的策略與先前五胡各政權實施徙民政策如出一轍,也就很難說北魏與五胡政權截然不同。

此外,《魏書》的紀載有許多問題。舉例來說,於山西北部發現的「文成帝南巡碑」刻有許多於五世紀中期隨皇帝巡視各地的官員姓名與爵位,其中有部分是源自鮮卑的官職。從這些官職不難想像北魏特有的皇帝近臣集團之樣貌,但這些官職都無法從《魏書》上查證。

《魏書》是五五零年東魏孝靜帝禪位給北齊後,北齊皇帝高洋命漢人魏收撰寫的史書。上頭記載東魏是繼承北魏拓跋氏的王朝,而高洋出身漢族名門渤海高氏。事實上高洋是鮮卑人,渤海高氏的出身實屬捏造,為了美化這段歷史,才將這場禪讓形容成鮮卑人皇帝交棒給漢人皇帝,同時也顯示當時是在漢人士族的強力支持下,北齊才得以成功。既然《魏書》是為了正當化北齊而編撰的史書,所以在敘述北魏時,當然也會將重點放在北魏如何做為一個中華王朝而發展。《魏書》雖然有提及游牧相關的歷史,但也提到游牧文化終將被漢文化取代,並未忠實地敘述北魏的國家性格。將道武帝解散部落的舉動形容成劃時代的創舉,也是基於上述態度。

到底北魏是如何完成一統霸業的呢?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然而,要整合一個多元化的華北社會,不一定非得採取高壓的中央集權。所以,我們應該將觀看視角放在北魏這個國家如何吸納各種文化,兼容並蓄。

鄂爾多斯(Ordos)。(圖/Unsplash)

皇帝可汗

北魏首都平城位於現今山西省大同。大同北邊仍留有明代的長城與烽火台遺跡,這些遺跡提醒了現代人,這裡曾是游牧與農耕文化的分界。平城自三九八年被道武帝定為首都至四九四年孝文帝遷都洛陽為止,將近一百年都是北魏的首都。若再把遷都洛陽到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部這四十年的時間算入,北魏有整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以平城為首都。

定都平城的北魏皇帝很常巡視、遠征各地,每年都有幾乎相同的節令活動,例如四月於平城西郊祭天,五、六月去陰山或鄂爾多斯避暑,到了九、十月則返回平城,上白登山祭祖與祭天。除了《魏書》的紀錄,當時的南朝也詳盡記載了北魏皇帝的這類習俗。

這些習俗與游牧文化息息相關。若以中國的習俗,會在冬至或正月於首都南郊祭天。現代的天壇公園就是清朝的祭天之處。至於在夏秋二季祭天,則是匈奴這類游牧民族的習俗,他們會在祭天時築壇,並於祭壇周圍策馬奔馳。北魏即以相同的方式祭祀,對此南朝也留下明確的紀錄;之所以於西郊祭天,則是源自拓跋氏面西祭天的習俗。陰山為現今呼和浩特及包頭北方的山脈,越過山脈後即可進入蒙古高原。鄂爾多斯則位於黃河河套一帶,非常適合放牧。原本居於此地的是高車人*備註 )這類突厥語系游牧族群。根據《魏書》記載,高車部落並未被北魏解散,而是跟隨部落領袖在此地放牧。

北魏皇帝幾乎每年都來此地巡視,為的是接收高車及其他游牧族群呈獻的家畜,例如牛、馬、羊等貢品。陰山以北一帶原是柔然地盤,但太武帝將柔然人趕至更北方的地區,改由高車人在陰山以北游牧,一邊防範柔然進犯草原,一邊獲取貢品。這塊地區並未實施郡縣制,只設立了「六鎮」 這樣的軍事防禦單位。

這些高車人呈獻的家畜會先運往平城北方的御用牧場「鹿苑」。於九、十月祭拜祖先與上天的白登山即可俯視鹿苑。皇帝會將鹿苑的家畜分給臣子,或在以計口授田方式分封土地時同時分配這些家畜,做為耕作所需的勞力。由此可見,鹿苑的家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既可提升皇帝的權威,又能增加北魏的農業生產力。

北魏皇帝就是如上述這般穿梭於農業世界與游牧世界,並適時切換不同角色。「汗」或「可汗」是亞洲各地廣泛使用的君主稱號,尤其在蒙古帝國推行之後更是普遍。位於北亞的柔然很早就使用這個稱號,但不知鮮卑的北魏是否也使用。直到一九八零年,內蒙古東北部鄂倫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發現了一處石壁刻文,這個謎團才得以解開。刻文內容是四四三年北魏太武帝為了祭祀祖先故土,向位於故土的烏洛侯國派遣使者,其中刻有「皇祖先可寒」、「皇妣先可敦」,證實了北魏也使用可寒(可汗)或可敦這兩個稱號。可敦為可汗妃子的稱號。

在此雖不做進一步介紹,但拓跋氏從代國時期就使用可汗這個稱號,許多文獻也記載了這項事實。日本歷史學家白鳥庫吉認為《魏書》完全沒有提及北魏使用這類稱號,所以主張該稱號源自柔然,而不是北魏。不過,北魏使用可汗稱號一事已得到多方證實;即便已即位皇帝,仍會以這個從代國時就開始使用的稱號面對北方民族。

北魏原本就同時擁有「大魏」與「大代」這兩個國號,雖然目前仍不知這兩個國號分別用在哪,但北魏皇帝穿梭於游牧與農耕世界,以及北魏帶有濃濃的代國傳統色彩,這些都是讓北魏皇帝擁有皇帝與可汗這兩張臉孔的原因。也因此,北魏才能建立起一個跨越胡漢的帝國。

*備註:

即漢朝時的丁零。南北朝時期的鮮卑人稱其為高車,音譯敕勒(-tegreg,馬車之意,呼應他們使用車輪高大的車子),隋代則以鐵勒稱之。主要分布於中國北方及西北方草原。

●本文摘自 出版之《【歷史的轉換期2】378年 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內蒙古 北京 臺灣商務印書館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最近地震頻繁,當時十四世紀的人們如何在天災人禍中倖存?

LOG IN 台南/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偷得半日閒

「咖啡界Apple」藍瓶咖啡如何從實體店跨進電商?維持殷勤待客為第一準則

清醒身體卻動不了 被鬼壓床?醫師教你如何自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