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PD是什麼? PPL又是什麼意思?解密韓劇迷最想知道的產業秘辛!

《韓劇樣貌:MOOKorea慕韓國 第1期 드라마》將韓劇製作以中韓對話形式呈現,並補充對應小知識與相關韓文,讓你能試著與韓國人聊韓劇文化。收錄八部韓劇介紹文章與經典台詞,認識戲劇故事與韓國社會,更能培養閱讀能力!還有獨家專訪台灣業界人士,解密那些你最想知道的韓劇產業秘辛!(編按)
撰文/林雅雯(B 編)、EZKorea 編輯部
受訪者/黃孝儀
# PD 是什麼?在編制上是隸屬電視台還是製作公司?
PD 過去指的是製作人(Producer)加導演(Director),現在多指總監、監製(英文仍是 Producer)。早期韓國電視台 PD 多半為文科出身,專長為創意企劃,再從經驗中學習導戲,而科班人才多去從事電影導演,加上早期戲劇多採棚內三機拍攝,類似情境式綜藝,畫面構圖並不複雜,因此經常是製作人兼導演,負責選材與導戲,一人多用。如今的 PD 可以視為是劇組的總指揮,負責號召人才、組織劇組、控管預算,與負責導戲、選擇畫面的導演職責分開了,而目前一部韓劇多為三位導演共同負責。一開始 PD 隸屬於電視台,然隨著知名 PD 越來越多,PD便與演藝人員相同,是有經紀公司的,可以根據不同狀況需求與各家電視台、製作公司合作,編劇也是類似的狀況;也有部分知名 PD 或編劇會自組公司,甚至也能入股領分紅,不單只是拿一次性酬勞。如此方式也能促進人才流動,不被單一公司限制發展,這也是韓流何以興盛的原因之一。
#韓劇 OST 是怎麼製作的?
在有線台出現以前,都是直接找唱片公司、歌手,挑選適合、現成的歌曲;現在則多為量身打造。劇組裡會有 OST總監,與 PD、編劇討論劇情走向,並負責選曲與挑歌手,有些甚至會親自做配樂。以《薛西弗斯的神話》為例,OST 總監在劇本階段就已經參與製作,歌曲內容自然是因應劇情設計。一齣 16、20 集的韓劇,原聲帶大概會有 8到 10 首歌,也有像《陽光先生》這樣多達 15 首主題曲的韓劇,幾乎是每集釋出一首新歌。新人搶攻 OST 市場的狀況也時有所聞,若是戲劇大紅,傳唱速度、點擊率收益都比單曲或專輯來得好,因此 OST 經濟效益極為龐大,有些 OST 總監甚至開公司專營這項事業,與諸多歌手關係良好。
#置入性行銷(PPL)怎麼來的?能達到廣告效果嗎?
韓劇的 PPL 從無線台開始就有,而且一直在進化,一開始是受到無線台不能插播廣告的影響,所以商品的廣告置入就直接放到戲劇裡了,而後串流平台興起,以劇本方式自然呈現 PPL 自然成為廣告主力。韓劇的 PPL 價碼很清楚明確,最便宜是的是單純品牌 LOGO 在每集結尾 credits 畫面露出,大概台幣一百萬就能置入;最昂貴的則是讓戲中主角直接使用產品。PPL 是有規範的,只能占整齣戲長度的 5%,卻常受廣告商指定而集中在最後幾集,因為戲劇後段的收視率往往高於前段。PPL 會不會真正牽動買氣,關鍵在於商品與劇情是否有效結合、不突兀。以《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汽車品牌置入為例,因為女主角的別墅在深山裡,上下山一定要開車,強調爬坡性能的車款自然就置入得了無痕跡,且讓觀眾心動。
●本文摘自EZ叢書館/日月文化出版之《韓劇樣貌:MOOKorea慕韓國 第1期 드라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