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創作日常》以牡蠣和香檳為食的女作家:伊莎.丹尼森

文/梅森.柯瑞(Mason Currey)
伊莎.丹尼森(Isak Dinesen, 1885-1962)
伊莎原名凱倫.丹尼森(Karen Dinesen),生於哥本哈根,於1914年與身為瑞典貴族的堂弟結婚後,成了白列森男爵夫人(Baroness Blixen)。他們倆訂婚後不久就赴肯亞定居,打算經營咖啡種植園,但到頭來婚姻和種植園雙雙失敗。丹尼森於1931年回到丹麥,已破產的她漫無人生目標,只好搬去與母親同住。她的一生原本很可能到此為止,但她想到了新的事業。她後來回憶道:「在非洲的最後幾個月裡,在我明白自己無法繼續維持農場營運之後,開始在夜晚寫作,擺脫白天已憂心逾百次的事務,踏上新的軌道。」她還在肯亞時已寫完了兩個故事,也就是她處女作《七個哥德故事》(Seven Gothic Tales)的前兩個故事,這本書於1934年以筆名伊莎.丹尼森出版,意想不到地成了暢銷書。接著她推出《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這是她在肯亞十七年的經典回憶錄,讓她一躍成為國際文壇名人。
不幸的是,正當丹尼森的寫作生涯起飛之際,她的健康卻惡化了。她花心的丈夫婚後把梅毒傳染給她,這種疾病使她終生痛苦不堪,造成她平衡能力受損、行走困難、因潰瘍而厭食,以及腹部絞痛,嚴重到有時他們只能讓她躺在地板上,「像動物般號叫」。
丹尼森的秘書克拉拉.史文森(Clara Svendsen)說:「就像她要獨力對抗山崩一樣。」
丹尼森的寫作習慣隨著她的健康狀況而變化。傳記作家朱迪思.瑟曼(Judith Thurman) 寫道:「她四、五十歲時,在情況惡劣的日子之後,會有較長一段健康和活力的時期,這時,在早上坐下來寫作前她可以騎著舊自行車去拜訪鄰居,在峽灣裡游泳。但是隨著年紀增長,疾病削弱了她工作、進食、專心,甚至坐直的能力。她大部分晚期的作品都是躺在地板或床上口述,讓史文森筆記。」
丹尼森晚年曾說自己以牡蠣和香檳為食,這話傳誦一時,但正如瑟曼所寫的,「讓她獲得她所需要高度活力」的,其實是安非他命,「到她人生晚期,只要在需要活力的重要時刻,她就會毫無顧忌地服用它們。」這雖然加速了她的死亡,但丹尼森下定決心,要盡可能把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並把她的經驗化為寫作,直到她生命的盡頭。她對朋友說:「我承諾把靈魂交給魔鬼,而他答應我所要經歷的一切都會變成故事作為回報。」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