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省思】崔柔里/別在香奈兒包面前變渺小

文/崔柔里(최유리)
別在香奈兒包面前變渺小(節錄)
「我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
這是我第一次了悟,這一生不斷忙於迎合別人規定的標準,一次也沒為自己活過,只想用一流的大學、社會地位和漂亮的衣服來裝扮自己。
念了那麼久的書,我也沒學會如何找到自己的喜好。因為只要學校告訴我「這是正確答案」,為了不犯錯,我就會選擇沉默、接受這個答案。透過反覆嘗試,我們學會背誦正確答案,而不是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請問各位,1、2、3中我該買什麼呢?」在網路社群常見的發文中,也不時能發現我們為了不出錯而等待他人指示的習性。已經出社會的我,就是被這樣強而有力的規則支配。
「擁有昂貴物品的生活才是好生活。」
雖然從小就喜歡衣服,但喜歡衣服的我並沒有得到尊重。開始賺錢後,我成為以購物填補空虛的購物成癮者。旅行、拍照、朋友聚會、交換禮物、準備結婚……在日常生活中每個選擇的瞬間,消費主義之神總是面帶微笑。
即使我擁有了想要的東西,空虛感還是無法消解。經過一番思索後,當時的我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在常去的購物中心老闆肩膀上看到的香奈兒包。我以為只要有了它,生活就會變得精采,所以就像念書時一樣,我再次接受了別人給我的答案。
「成為模範生」是我害怕得不到愛的生存策略。一流大學畢業,讓人稱羨的工作,很會穿搭的漂亮女性,過去的我為了成為符合韓國社會標準的女性而竭盡全力,卻從沒思考過「我是誰?」然而,當我罹患憂鬱症時,衣櫃內的香奈兒包卻無法給出任何正確答案──香奈兒包不過是昂貴的棉花糖。
在濃霧中彷徨不安時,我偶然看到了奧黛麗.赫本的照片。在毫不掩飾的她面前,我不知不覺流下眼淚,她不是否認我所知道的正確答案,而是告訴我還有另一個世界。對此,我如釋重負。
●
支配日常生活的消費主義
「找到自己的特質後,即使換上不貴的衣服,也能穿得很開心。」
這是我在造型講座中絕對不會漏講的資訊。某次在百貨公司演講後的隔天,我接到工作人員的電話,傳達了來自某個百貨公司VIP顧客的抗議。
他說:「我不知道自己的特質是什麼,買很多昂貴衣服來穿的我錯了嗎?」
我都忘了百貨公司是消費主義的天堂,負責反應這件事的員工也勸我別再把這樣的內容放到百貨公司的講座中。那天,我再次看到了支配世界的規則如何深刻地影響我們。
對於仍然生活在香奈兒包世界裡的人來說,我的想法可能讓他們不太舒服。他們有著用皮包和鞋子暗自衡量對方年薪和社會地位,希望成為勝者的慾望,以及一轉身就譴責擁有奢侈品者的雙面性。這種想擺脫卻無法擺脫的矛盾,突顯香奈兒包的世界悄然支配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幸福在於不順應潛規則
這本書裡所說的香奈兒包,狹義上是指香奈兒包本身,廣義上則意味著「這是好東西」的認知,也就是指沒有貴重物品就被認為是下等人的消費主義,落後於時尚潮流就被認為是失敗者的論調,強調女性在外貌與時尚、戀愛和婚姻等議題應採取特定態度的偏見,以及過度重視學校和公司名聲的虛張聲勢。
走過憂鬱症這個漫長隧道的我,所找到的幸福正是不順應這種潛規則。真正精采的人生不在香奈兒包裡,而是不會被別人的視線所動搖的健康自尊,與真正愛自己的人真誠地溝通。真正精采的人生就在這些地方。
當然,我並不是想指責渴望擁有香奈兒包的你,以及笑著背香奈兒包的你。我想說的是,與其否認這個世界,不如說我們有另一個世界,在另一個世界裡,我們能體驗到不同的幸福。
不要在別人的香奈兒包面前覺得自己很渺小。
和朋友聚會後不要用自己的包包衡量自己的價值。
在你的世界裡,最終能找到你自己。
以你最真實的模樣享受不同層次的喜悅吧。
向在香奈兒包的世界裡沉默了很久的你送上溫暖的支持。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 所出版《丟掉香奈兒包,活得更漂亮:決定捨棄名牌、頭銜、學歷的那天起,我又重新呼吸到自由自在的空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