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存之道】劉洪貞/凌晨三點起床賣早餐

尚未接觸早餐店前,我不知道看似簡單的小小店面,有那麼多店外看不到的繁複工作,而且必須凌晨三點就起床準備。
她負責鍋煮的,我負責切洗,所有餐點現做現賣
父親過世後,媽媽賣了十多年的早餐,那些年我經常去幫忙。我們住在鄉下,每天三更雞啼的時候,就是母女倆起床的時候,漱洗後即進入廚房開始一天的工作。她負責鍋煮的,我負責切洗,所有餐點現做現賣。
把昨晚浸泡的黃豆打漿濾渣,煮成豆漿,再分三種口味:清漿、微甜漿、甜漿,糖的比例要精準,煮出來的味道才會天天都一樣。煮好後,分別裝入不同的桶子裡;豆漿是這樣做,咖啡、奶茶也都比照辦理。
該煮的煮好後,要切小黃瓜、番茄、洋蔥等做漢堡的配料。壽司和三明治等大眾口味的,也要先做好一些裝盒,方便趕時間的客人買了就走。另外要把吐司邊切好,有需要時隨手可用,直接放入烤箱。當所有配料都處理好,桌子上的紙巾、筷子、番茄醬也要一一檢查,該補上的立刻補上。
通常一大早來買的以學生居多,他們性子急,以前又還沒有手機打發等待時間,點餐不久便伸長脖子問:「阿嬤,好了沒?」不管幾個人問、問幾次,媽媽總是耐心地回答:「馬上好。」其實每個步驟都需要時間,但她想讓他們安心。
媽媽一直做到九十多歲才退休,許多客人懷念不已
媽媽手腳俐落,可同時煎蛋、煎蘿蔔糕和蔥油餅。儘管年紀大,記性卻非常好,一次可以記住三名客人點的東西,誰的蛋要半熟、誰的咖啡不加糖,都不會有誤。我在一旁把她煎好的東西裝袋,收錢後交給客人,母女默契十足,尖峰時刻亦相當順利。雖然雙手忙不停,可我們從不忘記說:「早安,謝謝,再見!」
七點過後,輪家庭主婦和上班族上場。他們會利用等待或內用的時間,和我們話家常聊心事。有時見我們忙,還會自己裝飲料,自己算錢找零錢。
媽媽很慈悲,知道哪家環境差,哪個孩子正在成長、食量大,總會在這些孩子的餐點裡多加顆蛋或加些料,飲料也是給大杯收小杯的錢,希望他們能吃得飽。孩子天真,把阿嬤加料不加價的優惠告訴父母,每當他們的父母來感謝媽媽時,她為了不讓對方有壓力,每每推說是自己「聽錯了」。
媽媽就是這樣,把他人的孩子當自家孫子看待,只要小朋友吃得開心,她就開心。媽媽一直做到九十多歲才退休,許多客人懷念不已。
賣早餐看似簡單,實則處處藏細節。要有服務的熱誠,要有食物的品質,更要有耐熱、耐操的毅力,否則很難生存。畢竟,街上到處都有早餐店,若沒有特色、禁不起考驗,很容易就被淘汰了。
因此,若問我賣早餐辛苦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