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陳冠豪/回老家
我對回老家有點反感。
回老家是一趟舟車勞頓的旅途。相較其他地大物博的國家,台北到台南雖然只是「一盤小菜」的距離,但用一個平凡的周末來回,還是必須耗費不少精神。
星期五不用說,一個禮拜疲勞累積的最高點,下班後再經歷公車、高鐵、火車,以及勞煩雙親接送,終於坐上家中的沙發時,往往已經晚上十點過後。周日,整個流程反轉,傍晚抵達台北,用殘缺的夜晚迎接憂鬱的周一。
另一點是行李。從台北出發時還好,雙手空空,無事一身輕,但離開台南就不同了。愈接近周日下午,行李就會愈來愈重,雙親不知在何時放入一袋荔枝、兩顆椪柑……最近則是一盒口罩或是一罐酒精。食物居多,民生用品也很常見,偶爾也會出現非常稀有的東西,像是火災警報器。
雙手掛滿紙袋、購物袋,並不是非常舒適的搭車狀態,要掏錢買個便當也得手腳並用。有時候我會偷偷把東西拿出來,放回家裡的櫃子。
雖然如此,但每隔一段時間,人就會像設定好似地,開始查詢火車時刻、訂高鐵票;時間一到,雙腳不自覺地朝老家的方向移動。
自從大學這個將自己由原生家庭拔除的必經儀式以來,打從心底認為離家愈遠,志向愈大;而可以不依靠父母在外地獨立生活,便是一種成長的象徵。不過,待在外地的時候,就像一顆使用中的電池,電量只會不斷地降低不會回升;回老家則像充電,雖然只能待在插座附近,無趣但必要。每每在抵達車站時,感受到熟悉的空氣、看到熟悉的街道與景色那一刻,電量便逐漸恢復。
人生在反覆放電與充電的過程中不斷前進,儘管回老家這件事並不輕鬆,但生活中有更多令我反感、無法忍受的事,相較之下,實在是沒什麼可以抱怨的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