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美味記憶】宜蘭小黃/小米粥與魚罐頭

外子離家四十多年,都沒有家鄉訊息,直到一九八九年有貴人幫助,傳來好消息,喜從天降,得知山西的爸媽健在,還記得當時我和外子手牽著手雀躍歡呼,爾後心心念念著期盼早日相逢。民國八十年,外子和我去山西探親,這願望終於實現。
賀知章〈回鄉偶書〉中的「少小離家老大回」貼切無比,與爹娘喜相逢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幸運。猶記得探親時醜媳婦見公婆,相見歡如新娘子般,習俗要喝甜茶,只見每個玻璃杯中先放半杯砂糖,再加茶,當下驚呆了,這超級「甜」茶──半杯糖要喝下肚!
山西老家在內地,大海遠在天邊,少有機會吃魚,我們帶去當伴手禮的海底雞罐頭很受歡迎,公公好奇地問:「這是雞肉嗎?」「不是,是鮪魚!罐頭商標海底雞,是沒有雞的海味魚罐頭。」回台前夕,公公說帶些黑糖回台灣吧。原來那年代,糖在老家是珍貴的,難怪甜茶要如此大手筆加糖,以示隆重之意。我跟公公說我想帶小米,公公笑著說:「咱這裡是小米產地,此物很便宜欸。」我對公公說,台灣小米少,物以稀為貴。
返台行李裝滿了油亮亮、黃澄澄的小米,回到宜蘭家裡,孩子不識貨,直嚷嚷說不要吃「鳥飼料」,我急著解說,小米是山西主食,有滿滿的營養,爺爺奶奶三餐吃小米,身體很健康,以後可別再說小米是鳥飼料。
隨著飲食文化的變遷,某連鎖餐館推出主食之外的小米粥免費供應,糖罐和酸菜放一旁,吃甜吃鹹隨意,用餐時間經常客滿;吸引我們的正是小米粥,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味覺記憶彷彿回到過去,想念那份親情溫暖的傳遞。
孩子從排斥小米到喜歡上小米粥,令我欣慰,畢竟小米粥是山西公公婆婆每天必吃的食物,這間餐館也成為我們定期報到的地方,吃小米粥思親。日子在春夏秋冬過,公公婆婆和外子先後離世,每每看到海底雞罐頭和小米,就想起當年的山西行,點滴在心頭,永生難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