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Noliko/但願老後有受尊重的照護

日前和好友Fumi相約喝下午茶,閒聊中提及她最近為九十餘歲獨居的婆婆申請長照服務,初始婆婆排斥陌生人進入家裡,之後抱怨照服員不勤快、擅自開啟冰箱……才月餘就已更替人員。聽來與我家情況類似,兩人不覺莞爾一笑,互問:「我們老後也會如此嗎?」
三年前,母親動了大手術後體力大減,每周得數次往返醫院,小妹便向市府申請長照服務。起初,拄拐杖的母親埋怨照服員沒攙扶她,後抱怨他們陪病時打瞌睡、滑手機或回應不如預期,於是照服員一再更替。
今年中,母親又接受手術,行動變得更為遲緩,使用四腳助行器的她於體力些微恢復後,便常在照服員到達前先行下廚煮食。某日,照服員一早來電說母親被一鍋熱稀飯燙傷,我急忙趕赴醫院急診室,因未能出示三日內有效的新冠肺炎快篩證明,只好在外隔層玻璃望著衣衫單薄的母親坐在輪椅上等候看診,她一臉堅毅,不知是否痛到失去知覺,冷靜得令我心疼。
母親出院後記憶力明顯衰退,除稱身體無恙拒絕回診外,對金錢計較、操心之事一再嘮叨、同件事一問再問、用餐或服藥後隨即忘記、矢口否認說過或做過的事等失智現象出現。
一日,照服員又來電說按了多次門鈴沒人應答,我急忙趕赴娘家查看。母親經常攜帶的提袋被丟在門口,鑰匙、錢包、證件均安在,但屋內無人,照服員沿路遍尋未果,我去電詢問醫院、郵局也未見其人,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向警察求助。中午過後,母親神情愉悅地返家,笑稱出門時忘記帶包,氣急敗壞的我望著她那似風乾橘皮的臉上盡是為子女犧牲的痕路時,苛責的話硬吞了回去。
爾後,母親以節省開支為由頻頻要求停止居家服務,抱怨照服員不擅烹煮、作息不自由,甚至幾度不讓照服員進門,也拒絕雇請外籍看護。雖然明瞭母親個性及對金錢計較源自窮困人生經歷與疼惜孩子的心理,仍沒敢放心依其所願,最後被叨念到煩躁不已,我們子女只好決定放手,調整部分居服時段,讓她在不去醫院時能自由作息。
從此,母親臉孔的線條變得柔和許多,如同陳乃菁醫師《這樣安排是為你好!》一書所述,尊重意願與感受、不形成壓力的安排或為現階段母親期盼的照護方式。
年屆初老的我無法想像自己的老後狀況,但願不嘮叨難搞,未來能有受尊重的照護,輕鬆自在過餘生。我如此告訴孩子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