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點滴】楊雅蓉/雞蛋

把鑄鐵鍋置於爐面,開啟電源,鹵素燈管散發紅光,將熱力傳至鍋底。鍋熱了倒油,油熱了打進雞蛋。啵啵啵,隨著冒出一個個小泡泡,蛋白漸漸成形,繞著蛋黃圍成白色裙襬。隨著持續加溫,裙緣鑲上了焦糖色滾邊。
太陽蛋是我第一次下廚時選擇的料理。三年級那年的某個下午,放學後如常解鎖無人的家屋。走進廚房,看著瓦斯爐旋鈕和鍋鏟,那個念頭究竟是怎麼發生的?我一點也想不起來了。或許當時的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想解開持續太久的危險物品禁制令,成為能照顧自己的「大人」吧。
食油和雞蛋在鍋裡起火了。十歲的我奪門而出,往對面鄰居家求救。鄰居阿姨跟著我衝進我家廚房,覆上鍋蓋,危機解除。行文至此,想起當年的鄰居阿姨應該和現在的我差不多年紀吧,幸好那時我家住二樓,現在的我若要走三層樓以上的樓梯,根本用不了「衝」這個字眼。
老化是無可避免的,放置過久的雞蛋也會老化,蛋白會變稀,蛋黃會變得鬆垮,氣室會變大,而這些狀況,只有在打蛋的瞬間才會知道。在熱鍋、熱油與鍋鏟的完美配合下,難得煎出一顆完美的太陽蛋,捧起盤子自拍上傳社群。手機內建的美肌模式,讓我們對下垂的眼角與雙頰、鬆垮的毛孔和暗沉的膚色視而不見,然而日漸衰弱的體能和紋絲不動的體重計數字,卻無一不是老化的證明。
有些國家會依蛋白是否清澈厚實、蛋黃是否堅挺、氣室的大小是否合於規範,以及蛋殼是否平滑無垢,將雞蛋分級。我在台灣倒是沒看過這類標示。我們家賣過一陣子茶葉蛋,Q彈入味隱約有層次感的蛋白、鹹香鬆軟絲毫不柴的蛋黃,我至今也難以忘懷。在舊家窄仄的廚房中,高立爐上的鋁製大鍋裡,數十顆雞蛋摻雜散落的茶葉載浮載沉,隨著陣陣茶香漫入家屋,潔白的蛋殼也漸漸染上茶色。
在我終於也滷過幾鍋肉幾鍋蛋之後,回憶起童年時的尋常畫面,才發現丟失太多細節:滷包呢?加了哪些辛香料?什麼時候倒了多少醬油?是否還有其他調味料?一度好奇詢問過母親,然而時日已久,她也忘了。美味與美味的秘訣連袂沒入記憶之海,難以鉤沉。
我真的很喜歡吃蛋。盛一碗熱呼呼的白飯埋入一小方奶油,鋪蓋一顆半熟太陽蛋,再淋上預暖過的淡醬油,就是我最喜歡的早餐。對我這樣的嗜蛋之人而言,雞蛋不僅是熱量和蛋白質,也是生活和回憶。即使農場裡的未婚母雞毫不知情,她們誕下的帶殼卵子帶來無限美好,讓我日日懷著感激之心,咀嚼吞嚥每一顆雞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