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點滴】曾慧敏/與琴重逢

日前陪孩子上鋼琴課時,熱心的老師送給我一本琴譜,並說道:「涵媽,我知道您有基礎,給您練一練。這琴譜每首曲子看起來雖然簡單,彈出來卻美妙極了!」
我怔怔接過琴譜,心裡不斷回想:我上次彈琴,是在何時呢?
答案是想不起來了。兒時從幼兒園開始學琴,一直到音樂班畢業,八年的歲月裡上場表演無數回,困難的檢定一關接一關過,表面上我雖然贏得許多榮耀、得到師長肯定,但心裡卻對「彈琴」這件事感到厭惡。因為練琴占掉我太多休閒時間,當身上背負太多期待,幼時的我體會不到彈琴的愉悅。
升上國中後課業壓力漸漸繁重,更不用說完成學業、出社會之後有多忙碌,我就這麼順理成章地不再碰琴。黑亮的鋼琴彷彿是失了寵的皇后,只能落寞地挨在客廳一隅近三十年。
四年前,當讀大班的女兒央求我讓她學琴時,我輕聲問自己:為何要讓孩子彈琴?當時思忖良久,我再三確定自己只是希望孩子快樂的學琴,無須檢定、無須上台表演,只要按部就班學習即可。但當女兒度過習琴快樂的蜜月期後,程度加深,接踵而來的課題就是──她需要更多時間練琴,以達到課程的進度。標榜絕不逼孩子練琴的我陷入天人交戰,我不要女兒痛苦的練琴,但看到她數日不練琴卻仍能若無其事地悠哉看電視時,我真是痛苦極了!
為了不違反自己的意願,我明示、暗示女兒練琴,以鼓勵替代責罵,儘量讓她練琴時保持「快樂」的感覺。對於孩子偶爾出現的怠惰,我雖著急也不苛求,然後為自己設下停損點,倘若孩子真的進入無心戀棧的時期,那就在那個階段結束後停止吧!不用想學習完不完整這件事,也無須可惜那已投資下去的學費。
說也奇怪,自從我調適好看女兒練琴的心態後,我竟然想要再坐下來彈琴了。我拿出老師贈送的琴譜,在距上次練琴可能已有三十年的一個悠閒的星期天傍晚,靜下心來彈了好幾首曲子。感謝老天,我彈琴的手感依舊在,老師說的沒錯,這樂曲真是美妙極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