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劉秀敏/與孩子的黃金交叉

「媽咪,妳變得好嬌小!」望進電梯裡的鏡子,高一與國一的兒女身高分別超越了我與先生,女兒的發現宣告著新時代的來臨。
以往坐電梯,鄰居常說:「你們家的孩子好高!」我們無法開心很久,因為孩子會在進門後潑冷水:「這你們也相信?」然後舉出證據:一是他們在班上的身高屬「普通」之列,沒什麼可炫耀;二是電梯為密閉空間,沒什麼可聊,誇獎別人家的孩子長高是一種禮貌。於是,我們也學著在電梯裡對鄰居家展現禮貌對話。同時不禁想著,孩子的身高超越父母,有何值得高興呢?是吃得特別營養(買外帶)?還是爸媽的基因好(歹竹出好筍)?勉強可以歸功於早點睡(其實都拖到很晚)?還是爸爸陪著運動(但小孩時常不埋單)?既然不是自己的功勞,孩子與父母身高黃金交叉的意義何在?
孩子的身量逐漸邁向顛峰,而父母的體能明顯下降。幾年前我在同事鼓勵下循著想像(年輕的自己)無懼地參加教師組大隊接力,除了拖累大家,跑到一半腳步踉蹌幾乎跌倒。外子也不遑多讓,按著N年前校隊的記憶和學生踢足球玩真的,摔到骨折不能動還掛急診。
生活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在不知不覺間增強,早已不再是全然無助、倚賴爸媽的嬰孩,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生物體。我們說錯話,會被糾正;邏輯推理不正確,會被舉發;對於周遭人事物稍有偏見,會被提醒;無端情緒化,也會得到相同的對待(以牙還牙)。
感覺被超越了,但另有一番成就與滿足。也會想起:原來當年自己是這樣被父母包容長大的。
養兒育女,真是奇妙的旅程。你正覺得他們像你(或另一半)的時候,他們馬上展現出完全與你迥異的特質。和女兒逛書店,她買的是《人生很難,你可以不必假裝強大》,一本心理諮商師寫的書。我在工作上感到挫敗時,她又是教訓又是安慰說:「就叫妳不要付出太多,這樣才不會受傷啊!」
與孩子的黃金交叉,不是兩代之間的競賽,無關乎優勝劣敗,訴說的是生命的連結與傳承。沒有孩子,難以映照父母恆久忍耐與跌跌撞撞的成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